汉中奶农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日期:1970-01-01 08:00  编辑:   来源: 汉中电视报  查看:
    核心提示:

      摩托车或自行车后面架着两个铁皮奶桶,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和家属区,上门送散装牛奶―――这些人,就是汉台城郊的奶牛养殖专业户。随着伊利、蒙牛等知名品牌的大行其道,这一两年下来,已占据了汉中九成市场份额,受到致命冲击的奶农,纷纷落马,仍在坚持的,也是举步维艰。近日,记者走访了奶牛养殖比较集中的上水渡村。

          风雨飘摇专业户

          汉中的奶牛养殖,起步于1990年,比关中晚几年。目前只有两千头左右,在汉中不属于主导产业,由于缺少本地龙头企业的带动,无论规模还是水平都和关中地区无法相提并论,但它的兴衰,牵动着一个个农村家庭的命运。
          牛圈和家连在一起。村里的家家户户几乎都这样。

          刘雨翠的家收拾得一尘不染,这在“拖泥带水”的农村,是不多见的。“牛奶是吃的东西,环境要干净一点。”她一家三口,儿子高中毕业后去了太原打工。她和丈夫侍弄着家里的七头奶牛。养了十年奶牛,家境在村里算好的,前几年,订户有一百多个,收入不错,现在每天只销六七十斤奶,仅能维持。

          每天下午,她丈夫风雨无阻,骑着摩托往城里送奶,每次都跑遍整个市区,只要订半斤奶,他都送。先喝奶,后结账。

          销量在萎缩,牛饲料在涨价,从去年开始,她家和村里的其他奶农一样抛售奶牛。牛价也掉,由原来好的奶牛一万五,跌到几千元。现在想卖也卖不出去。家里只有一亩多地,奶牛养殖几乎是全部收入来源。

          儿子在电话里告诉她,汉中面皮在太原已经打开市场。她和丈夫想改行,去太原卖面皮。在上水渡村,年轻人外出打工的少,他们这个年龄,离开故土,外出谋生,实在是迫不得已的选择。“我们的牛奶质量绝对是好的,大家完全可以放心喝。”刘雨翠说。在采访中,奶农们说得最多的也是这句话。

          有一家农户把牛圈从家里搬到了外面,养二十多头奶牛,本来打算大干一场。去年也败下阵来,现在家里只剩下几头牛。男主人转行开上了出租车。这家大大小小十头牛,每天产销的牛奶仅二三十斤。牛的生存正成为家庭的负担。当辉煌成为记忆。让老人气不过的是,家里的小孙女,守着自己家的鲜牛奶不喝,偏要花钱买伊利的酸奶。小女孩就喜欢喝酸奶,面对现状,他们感到很无奈。

          奶农张丽琴给记者讲了一个现象。原来,养奶牛的人家,地里只种点牛吃的农作物。去年起,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田地里大部分种上了各种蔬菜。收了菜,夜里拿到过街楼批发市场去卖,他们希望以此补贴点家用。但今年菜价低,不好销,卖菜的日子也不好过。

          农户+奶厂:养牛人的希望


          同是奶牛专业户,张丽琴家的情形要好许多。她家的奶全部由汉江酸奶厂以每斤八毛的价格收购。十头牛,六头正在产奶,由于销路有保障,别人是每天挤两次奶,她挤三次,每天的奶量达两三百斤。养牛十年,她家一直和一乳品厂订单式合作,市场的波动对她影响不太大。过年和黄金周期间,都会造成散奶零售的滞销和浪费,在这方面,她不必担心。她家每月平均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

          在上水渡村,只有一两家奶农拥有“农户+公司”的养殖身份。这种模式受到双方的信任度和公司规模的制约。由于乳品加工,对原料奶的要求十分严格,所以奶厂在选供奶户时非常谨慎。奶牛入区集中养殖和乳品厂的发展,有望直接带动更多的奶农。

          做个理性的消费者

          有数据表明,去年汉中市场的乳品消费总量达一个亿。这么大的消费市场,就真的容不下本地区区的两千头奶牛么?这些曾经过过好日子的奶牛专业户,还有没有出路呢?记者走访了市农业局。

          “你喝什么牌子的奶?”面对询问,畜牧科的王科长告诉记者,他自己喝的就是本地奶,哺乐,汉江酸奶;本地奶新鲜,经过了权威部门检验,质量都不错,实惠,他是本地奶的铁杆顾客。

          “在欧美地区,讲究一点的家庭,喝的都是农场直接送来的新鲜牛奶,而不是成品奶。人们受到广告的影响,以为外地的奶牛都是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放养的,奶源好。其实在奶牛的养殖方式上,中外都没有区别,不放牧,都圈养的。每天牛要挤3次奶,不可能放到草原上去奔跑,让挤奶车跟上挤奶,或者把车开上,将牛运回来挤奶。”

          “如果我们每人每天都喝一斤奶,奶的供应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汉中人要改变饮食习惯,学会喝奶。早饭的面皮加稀饭,没什么营养,要两块钱。如果改成:半斤奶+鸡蛋+馍+水果蔬菜,不超过两块钱,营养很全面。日本有一句话,‘一袋牛奶强壮一个民族。’中小学生每天中午免费供应一袋牛奶,几十年下来,日本人的身高已经超过了中国人。我们不要怕麻烦。我建议大家以喝本地奶为主,外来奶为辅。很多人认为,本地奶牛业的发展,是农业局的事,其实它的兴衰,和每个人都有关系。有新鲜,才有营养。我们喝本地新鲜奶,自己身体好了,又促进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这是两全其美的事。”

          要改变奶农目前的困境,王科长建议奶农自身,一是要提高奶牛质量,规范养殖。二是奶农要组织起来,和公司联合,创新生产方式,走规模经营之路。“位于龙江镇西郑营村的汉中朝阳乳业公司正在建设,有望很快成为汉中乳业的龙头企业,修了许多牛舍,农户可带牛免费入住,公司提供一条龙服务,全部以保护价收购牛奶。这种奶牛合作小区在汉中是新的合作方式。你可以去看看。”

          绿草,别墅,奶牛的家

          龙江,褒河下游,在空气清新,视野开阔,满眼翠绿。在一派迷人的田园风光中,记者见到了这个占地200亩的乳品加工基地和无公害养殖示范小区。一个设备现代化、环境优美的乳品生产园区已初现规模。他们月底试产,六月份正式生产,各项工作正在紧张准备中。散落在草地上别墅一般漂亮的房子,是奶牛们的家。小区里已建成三十四多栋房子,迎接400头奶牛入住。在这里,奶农只需精心养好自家的牛,其他的事就由公司代劳。志在兴农富农,创新奶业生产方式,撑起汉中乳业一片晴天的朝阳乳业有限公司,正在和周边有意入住的奶农们进行洽谈,承诺只要按照公司少养精养、职业化养殖的产业之路,每户奶农每年可以保证三万元以上的收益。

          据介绍,在关中地区和全国各地,目前奶农和公司合作已成主流,单打独斗闯市场的散户几乎绝迹。面对朝阳乳业的召唤,许多奶农积极准备,看到了奶牛养殖的希望。

          不久之后,他们之间的手,会握到一起。祝愿汉中奶农,早日走出困境,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