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辽宁奶业生产形势分析及08年预测
    日期:1970-01-01 08:00  编辑:   来源: 畜牧兽医在线  查看:
    核心提示:

      一、2007年我省奶业生产形势
          回首2007年,我省奶业发展可谓跌宕起伏。前半年,饲料价格上涨,奶价低迷,部分地区出现宰杀奶牛现象,约40%的养殖户亏损经营。10月份以后,情况发生逆转,奶制品价格上涨,奶源争夺激烈,原料奶收购价节节攀升,奶业开始“回暖”。预计到2007年末,我省奶牛存栏量达28万头,牛奶产量100.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和7.5%,奶业发展明显减缓。

          据调查,2007年1~9月份,我省原料奶收购价基本维持在1.6~1.9元/千克,同比约下降10%。基础母牛、初生母犊、育成母牛平均价格分别为6000元、500元、3000元,同比降幅高达40%以上,而且是“有行无市”。与此同时,饲料价格却是一涨再涨,玉米、豆粕、麦麸价格分别达到1600、3200和1100元/吨,同比分别上涨了25%、50%和11%,奶牛全价混合料高达1850 元/吨。奶价的持续走低,饲养成本的大幅增长,导致养殖效益的明显下滑,夹缝中的一些散户不得不将奶牛贱卖、或当作“肉牛”宰杀。但规模场户对奶业发展持乐观态度,补栏积极性一直较高,通过发展规模化、加强饲养管理、加大资金投入等举措,竭力保持良性发展,由此也成为我省奶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10月份以后,我省奶业“峰回路转”,原料奶收购价不断上涨,到08年1月份,已达到2.6元/千克,创历史同期最高。全省各地高价哄抢奶源现象激烈上演。基础母牛价格已达7500~9000元/头,初生母犊1000~1300元/头,育成母牛3500~4500元/头,上涨之势明显。随着原料奶及奶牛价格的回升,奶牛养殖效益逐渐好转,奶农养殖积极性有所恢复。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受全球性“奶荒”影响。2007年一些奶业发达国家产奶量大幅下降,一些国家限制奶粉出口,国际市场上奶粉价格大幅上涨,到下半年,进口奶粉每吨达到4~4.5万元,同比上涨1倍以上。我国进口奶粉数量明显减少,原来使用复原乳的产品现在只好转而使用鲜奶。一些停产和半停产的小奶粉厂看到奶粉紧缺且利润可观,开始大量生产奶粉卖给国内乳制品企业或出口,这些均加剧了国内奶源紧张。二是自2004年以来,原料奶价格一路下跌,饲料成本大幅上涨,大批奶农亏损、杀牛,奶业发展速度逐年趋缓,产奶量增幅低于市场需求增幅,原料奶供不应求,从而拉动了奶业各类价格的上扬。

          二、2008年趋势预测

          预计2008年,我省奶业将会出现强劲发展势头,存栏量涨幅将会超过10%,原料奶收购价将基本稳定在2.0元/千克以上,养殖效益会有大幅提升。乐观预期原因:

          一是牛奶市场需求旺盛。全球奶源减少、国际奶粉价格上涨、国内奶粉进口量下降的状况,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众多乳品加工企业将会更多选择本地生产的生鲜牛奶。同时,乳品企业增加奶粉出口生产、积极上市融资扩张产能等因素都将进一步加剧奶源紧张的局面。

          二是饲料价格会有所回落。为稳定国内粮价,2007年底国家相续出台一系列调控政策,这将促使玉米、大豆、小麦等饲料粮销售回流,对饲料价格上涨起到平抑作用。目前,我省饲料价格已明显回落,尤其是玉米价格已跌至1360元/吨左右,与2007年9月份相比,降幅达17%。预计2008年饲料价格将会保持稳中有降走势。

          三是奶业政策强力支持。2007年9月27日,温家宝总理签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 “立足当前解困,着眼长远发展”的各项具体措施。在2008年1月12日举行的“2008年中国奶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农业部和国家发改委的负责人称,今年将有多项扶植奶业的政策出台。如在去年对奶牛良种补贴1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将增加到2.4亿元;对牧业机械和挤奶机械,争取纳入农机补贴标准;出台《养殖业保险保费补助管理办法》,落实保险配套资金等。2007年12月27日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文,对还款困难的奶农、乳品加工企业进行延期,免收罚息,以及在贷款等方面出台了扶植奶业发展的金融政策。各项扶持政策的出台,将有力促进我省奶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辽宁省奶牛产销预测专家、省动监局种畜禽监督管理与科技处 汪春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