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实施“三项战略”保障原料奶和乳制品双重安全
    日期:1970-01-01 08:00  编辑:   来源: 中国质量新闻网  查看:
    核心提示:

      占全国鲜奶产量七分之一的黑龙江省,今年在“问题奶”事件中没有出现大的风波,在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合格乳制品企业中占据了大量席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黑龙江省奶源基地能够比较平稳地渡过奶业“危机期”,与这个省近年来依法规范管理奶业、推进标准化生产、创新奶站管理机制的三项战略密切相关。

          今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三聚氰胺专项检查结果显示,全国87家合格企业中,黑龙江省有32家,占总数三分之一以上。此后,对黑龙江乳品的抽检也均未检出三聚氰胺,黑龙江的奶源经受住了市场考验。

          黑龙江省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和黄金奶牛带,气候冷凉,具有发展优质奶业的独特优势。这个省粮食、秸秆、饲草等农副产品数量大、质量好、成本低,为生产绿色、安全的奶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区位、气候和资源条件。

          黑龙江省重视奶业发展,先后提出了建设畜牧业“半壁江山”和“粮牧主辅换位”等战略部署,并制定了《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规划(2003~2020年)》,把奶业定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给予多方面扶持。去年,在全国奶业低迷时期,这个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从完善原料奶价格协调机制、规范奶源市场秩序及推进标准化生产出发,保障奶业持续健康发展。

          截至2007年末,黑龙江省奶牛存栏达到181万头,拥有全国最大的纯种荷斯坦牛群;鲜奶产量达到478万吨,占全国总量的13.4%,居全国第二位;拥有规模以上乳品加工企业74家,日处理鲜奶能力1.9万吨。不但有完达山、飞鹤、龙丹、红星等知名品牌,还引进了雀巢、伊利、光明、蒙牛等著名乳品企业,乳制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

          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局长祖伟说,2004年12月,全国首部省级奶业管理条例???《黑龙江省奶业条例》颁布。经过几年的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原料奶价格形成机制,建立了由企业、农户、协会、合作经济组织共同组成的原料奶价格形成委员会,定期发布指导奶价。通过政策保护,合理划分了企业、农户的利益分配,重点扶持弱势奶农,基本保障了原料奶质量安全。这是黑龙江省奶业能够抵御此次“问题奶”风波的重要原因。

          为解决原料奶生产分散、不易管理的难题,黑龙江省近年来积极推进奶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从源头上保障原料奶质量。据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统计,到2007年末,全省拥有奶牛养殖小区888个,养殖场4064个,专业户8万多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65%以上。

          为改变传统落后的饲养方式,黑龙江省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小区,积极扶持奶牛养殖大场、大户,引导分散饲养的农户逐渐向规模化养殖过渡。从2007年起,省财政每年拿出1.7亿元,对奶牛规模化养殖、购置机械设备及菌剂购置补贴、支持奶协和奶农合作社建设等方面对奶业发展进行扶持。

          2006年以来,黑龙江省每年安排400余万元对奶业从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3年来已办奶牛养殖、奶源管理、产品安全、奶站建设、奶业法规、奶业技术等培训班130余期,培训近4万人;在全省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大力推广良种、良法、良料、良医、良管到位的“五到位”模式;推广奶业先进技术30多项,树立了一批标准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典型。

          省畜牧兽医局科教处处长胥天君说,大范围培训使全省奶业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在规模化养殖、机械榨乳、青贮种植、良种繁育、奶制品质量控制等方面有了明显进步。目前,全省奶牛平均单产由2005年的4.5吨提高到5吨,农民单牛养殖效益比2005年增加了约500元。牡丹江龙大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位管理人员说,公司饲养了2000头奶牛。自从采用标准化养殖后,鲜奶质量比散养户明显提高。公司养殖场所产鲜奶的脂肪指标达到了4.4%,蛋白质指标达到3.25%,干物质指标达到了12.5%,均优于国家标准。

          今年,黑龙江省政府又制定出台了《黑龙江省千万吨奶战略工程规划(2008~2012年)》,计划用5年时间,通过扶持规模场建设等措施,大幅度提高全省奶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比重,使鲜奶产量达到1000万吨。

          为保障原料奶进入流通环节前处于安全状态,黑龙江省从去年开始采取鼓励企业自建奶站、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完备检测制度三项措施,创新奶站管理机制,初步形成了原料奶生产安全体系。

          针对奶站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奶站审批程序规定》,积极引导企业投资建设基地和自主奶站,鼓励龙头企业同农户共建奶站。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省内完达山、飞鹤、龙丹、雀巢等企业全部使用企业自建自管的奶站,飞鹤乳业除自建奶站外,还自建养殖基地,使乳制品从奶牛饲养到生产到餐桌全程处于企业可追溯监管下。目前,全省拥有奶站3585个,其中40%为机械化奶站。

          在自建奶站的同时,乳品加工企业还指导基地农户科学养殖、防疫灭病,提高生鲜奶质量。散户生产的原料奶由乳品企业建立机械化奶站或固定收奶点统一收购。这些措施使农户和企业从利益上连接起来,农户按照企业要求生产符合标准的安全原料奶。

          黑龙江省畜牧部门引导农户成立专业合作组织,推行繁育、饲料、榨乳、售奶、防病、核算“六统一”生产经营模式,保障了原奶“第一车间”的质量安全。同时明确奶站主体,企业自建奶站奶源质量由企业监督负责;企业对现有纯经营性奶站进行租赁、兼并或托管,奶源质量由企业监督负责;规模养殖场自建奶站与企业签订质量保障协议,奶源质量由奶站、企业双方监督负责。

          安达市青肯泡乡的奶农反映说,他们合作社的奶牛饲养水平较高,鲜奶质量标准也高,原奶直接交到企业管理的奶站,中间没有奶贩子或者私营奶站这一环节,企业按照质量标准确定价钱。原奶质量有保证,企业给的奶价能让奶农得到合理利润,而且鲜奶是直接并长期交售到企业所属的奶站,奶站监督鲜奶质量,奶农没必要掺杂使假。

          目前,黑龙江省畜牧、企业、质检部门相互配合,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质量监督体系。乳品龙头企业在质量检测设备和手段上舍得投入,购置了先进检测设备,制定了完善的检测制度。位于黑龙江省的农业部畜禽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24小时为企业和农户提供检测服务。通过对加工生产各个环节的严格检测,保障了原料奶进厂和乳制品出厂的双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