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打造乳业之都
    日期:1970-01-01 08:00  编辑:   来源: 食品商务网  查看:
    核心提示:

      肥东店埠人陈老板养了七八年的奶牛,可是一路下来颇为不顺,就在去年底,他差点把奶牛当作肉牛卖掉,以减少亏损。现在,他却在筹谋着扩大养殖场规模,多买一些奶牛回来。

          “每天都有一批一批的奶牛从外地进来,眼看我们这里的奶牛业就形成了规模,这样就可以和乳品企业抗衡,不像以前那样收购价都由他们说了算。”

          合肥今年将总共引进超过4000头奶牛,这4000头奶牛可以给合肥市增加2万吨的产奶量,这几乎是以往几年合肥市“本土牛”产奶量的一半。

          此外,越来越多的外地牛进入本地,也带动了合肥肥东、肥西、长丰等地奶业的发展,老的养殖户们更增添自信,而一些人更是蠢蠢欲动。

          奶牛养殖户遭遇低谷

          昨天上午,记者见到陈老板的时候,他和妻子正在忙活着搬运新运来的草料。

          陈老板2001年开始养奶牛,起步的时候只有三四头牛,所产的原料奶都被合肥本地的白帝奶业收购,陈老板的养殖场还可以赚到钱。

          前两年,玉米等饲料价格开始不断上涨,已经养了50多头奶牛的老陈发现生意不太好做了。饲料价格上涨,乳品企业给的收购价却还是和以前一样。“本来,我们这养的奶牛就不成规模,靠自己单打独斗,企业给你开个价,你不愿意,他们就到别的地方去收,你只有低价给他们。”

          到去年下半年,老陈觉得顶不下去了,打算卖掉些牛,缓解亏损的压力。就在这时,一系列利好消息传来:国家出台了奶牛持续发展的意见;受国际奶源紧张影响,原料奶收购价有上涨的趋势。

          这当中也包括合肥市对奶牛业发展提出的“招商引牛”等一些政策的出台,老陈看到了希望。

          乳品巨头来了,牛在哪儿?

          老陈的遭遇,恰恰是合肥不少养殖户的缩影,也是合肥市养殖业发展至今遭遇的一个瓶颈。

          2006年上半年,国内乳业巨头伊利企业在合肥正式投产。

          让人尴尬的是,乳业加工企业进来了,但是合肥市本地的鲜奶产量远远不能满足乳品加工企业的要求。合肥市畜牧水产局有关负责人说,当时,伊利需要20万吨的原料奶,提出在合肥收购6万吨。但就是这6万吨,合肥也不能满足。

          数据显示,2007年,合肥市奶牛存栏数仅1万头左右,年产鲜牛奶仅5万吨。专家分析,奶农经济效益不高是导致奶牛养殖业发展放缓的主要原因。当时,由于奶牛饲养成本上涨超过原料奶收购价格的涨幅,一公斤奶收购价只在1.6~1.8元左右,不少养殖户觉得无钱可赚,养殖积极性不高。而一些养殖户则是亏本经营。

          怎样让合肥市产奶量多起来?怎样让养殖户赚到钱?这成为当时管理部门面临的一大考验。

          管理者们经过决策后,决定以伊利进军为契机,发展奶牛养殖业,举行“招商引牛”推介会,欲在5年内打造成为液态奶生产能力超过20万吨的中部乳业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