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烂甘薯中毒
    日期:2003-08-23 00:00  编辑:   来源: 奶牛疾病学  查看:
    核心提示:

      霉烂甘薯中毒(MOldy sweet potato poisoning)


          牛霉烂甘薯中毒也称为甘薯黑斑病中毒、牛喘气病。是由于牛吃进了一定量的霉烂甘薯而引起的一种中毒性疾病。其特征是急性肺水肿和间质性肺泡气肿、气喘和皮下气肿。
          甘薯含干物质约30%,主要为淀粉和糖分。营养价值较高,红色或黄色的甘薯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其含量是每千克为60~120mg。因其味甜美,适口性好,不仅人们爱吃,而且在奶牛场也喜欢用甘薯及其工、副产品来饲喂奶牛,以此提高奶牛的膘情和产奶量。
          霉烂甘薯中毒,很久以前,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发生,但最早发现是在1890年的美国。日本于1905年在熊本县发生本病。我国是在1952年发现并确定了本病。据信是由日本把“冲绳100号”甘薯品种随侵华战争带进我国,也同时将本病带进。


      病    因
          本病的发生是因食人足够的患有黑斑病的甘薯而发生的中毒。
          甘薯黑斑病是由爪哇镰刀菌和茄病镰刀菌的感染所致。而霉烂的甘薯能产生甘薯毒素,其毒素包括甘薯酮、甘薯醇、甘薯宁、1?薯醇和4?薯醇等。这些毒素具有耐高温性,即通过蒸煮、火烤等处理,其毒素不易被破坏,因此不论是喂生的,或加热变熟的霉烂甘薯;或者是由霉烂甘薯加工的副产品如粉渣、酒糟等喂牛,都会发生中毒。
          甘薯霉烂的原因是由于甘薯收获后贮藏不当造成。过冷、过热、过湿、过干及损伤都易为黑斑病菌所侵害。例如,贮藏温度低于9℃或高于18℃;或在收获时,破皮、冻伤都易引起霉烂。霉烂的甘薯其病变部位呈干涸、硬化、凹陷,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色或黑褐色斑点,界线清晰,具苦味。
          由于饲养管理失误,特别是在思想上存在麻痹意识,而将其饲喂,则结果使牛中毒。因此,本病常发生于甘薯收获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贮藏而发生霉烂的季节;在大量种植甘薯的地区,并因贮藏不当,饲喂牛后常呈地区性和群发性的特点。
          当牛食进了大量的霉烂甘薯时,其有毒性的毒素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胃肠道、肝、肺、胰脏等器官的刺激和损伤,从而导致呼吸系统和代谢机能紊乱,引进了本病的发生和发展。


      临床症状
          本病的中毒症状、病情的轻重、长短及转归的好坏等,直接与黑斑病甘薯中毒的毒素含量有密切关系。当摄取的黑斑病甘薯量多时,甘薯霉烂程度严重,其发病快,症状明显,病程短,死亡率高;反之,当摄取量少,并且霉烂程度较轻,可以不发病,或发病慢,经过饲喂多日才发病,发病后,症状也不明显,病程长,病情缓,也有的牛不经治疗,慢慢耐过,死亡率低。
         一般症状  突然发病,病后呈现出精神沉郁,低头耷耳;体温正常,多数为38?39.8℃之间,少数升高至40.3℃;鼻黏膜潮红,流出稀的或脓性的鼻漏,极少数可见混有血丝;流泪,眼结膜充血,或呈淡黄色;流涎,从口内流出白色泡沫物;肘肌及臀肌呈间歇性战栗;当病程重剧时,病牛站立不安,颜貌愁苦,不愿卧地,运步时,步态蹒跚,摇摆不稳,可视黏膜发绀,体温降至正常以下,倒地死亡。
         食欲减少或废绝,反刍停止,磨牙;粪便量少,色黑而干硬,呈算盘子状。表面附有黏液和血液,具腐臭味,便秘,也有腹泻者,排出稀软含黏液的粪便。触诊瘤胃,具硬感,蠕动微弱或停止,肠蠕动减弱。   
          特征病状  病牛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病初即发喘,呼吸次数增加,每分钟达40~80次,少数达loo次以上,呼吸音粗而强烈,似如拉风箱。吭声不断,吸气困难,鼻孔在吸气时扩大,呼吸时鼻翼向后上方显著抽缩。肺部听诊时,见肺前部支气管呼吸音粗厉,有湿性哕音。临死前呼吸高度困难,头颈直伸,张口吐舌,口流大量白沫,突然倒地挣扎,窒息死亡。
        胸部叩诊,可呈鼓音,有时在胸的下部听到实音。  
        病初心脏加快增强,心音混浊而钝。心音区扩大。随病情加剧,心音微弱,心搏增至每分钟100~160次,节律不齐,第1、2心音模糊不清,往往因呼吸急促而心音被其掩盖,难以听清。
      皮下气肿  在背部两侧皮下出现气肿,触诊呈捻发音,气肿可蔓延到胸侧颈部、肩前和头部。


      临床病理
        血容量超过60%以上(正常牛为35%~40%),白细胞增高至15 000个/mm3以上,尿糖阳性,有尿蛋白。粪潜血试验阳性。白细胞分类计数,初期嗜中性白细胞数增高,恢复期和濒死期均有减少,但无核左移。
      病理变化
        肺脏显著膨胀,肺膜紧张,肺膜下充满大小不等的气泡;肺小叶间质充气、增宽;肺表面因气泡而隆突。肺脏充血、水肿、膨隆;切面流出多量混有泡沫的黄色或血色水样液,小叶间质因充气扩大致使断面呈撕裂状。
        气管黏膜下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喉、甲状软骨后缘间有小点出血。
        胸腔纵隔气肿,形成大小不等的气泡,胸、背、肩、颈部的皮下组织及肌膜中,有大小不等的气泡集聚。胸腔集液,色黄、混浊。肋膜面有小纤维素绒毛。
        心冠状沟脂肪,心耳、纵沟上有出血斑,心脏扩张,心肌质度较软。
        胃肠道黏膜弥漫性充血或出血或坏死,其中以真胃、小肠和盲肠的损伤严重。肝肿大,呈现实质变性,切面似槟榔状,胆囊肿大,胆汁稀薄。脾、肾、膀胱等有不同程度的充血与出血。 


      临床诊断
          (1)在同一地区,同时发生。
          (2)多发生在冬、春季节,以及甘薯霉烂而饲喂奶牛之后。
          (3)突然发病,病后特征是哮喘,体温正常,于38?39℃之间。
          (4)血相变化:血容量增高,白细胞数增加。尿糖和尿蛋白,以及粪潜血呈阳性。
          (5)病理剖检变化是肺气肿及肺水肿,综合分析,可以确诊。
          类症鉴别  诊断时,应与牛巴氏杆菌病,牛肺疫区别。
          与牛巴氏杆菌病的区别  牛巴氏杆菌病体温升高至41~42℃,颈部、咽喉及胸前水肿,呈捏粉感;肺部听诊,可出现支气管呼吸音、水泡音、破裂音或胸膜摩擦音,剖检可见胸膜、肺膜上有小点出血,并附有纤维素样薄膜,肺弥漫性出血,切面呈大理石样。
          与牛肺疫的区别  牛肺疫病牛体温升高至10一42℃,呈稽留热型。叩诊胸侧或肩胛骨后部,有水平浊音,或实音区;胸腔积液,胸膜肥厚、出血,纤维素渗出物与肺粘连;浆液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肺呈明显的大理石样,有腹膜炎、浆液性纤维蛋白性关节炎。

      治疗
             一旦中毒发生,无特效疗法,只能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的目的是加速毒物的排除,改善呼吸机能,缓解呼吸困难,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
      加速毒物的排除    洗胃  对于食人霉烂甘薯不久的患牛,用胃管灌服大量的清洁温水,或o.5%一10%高锰酸钾液,人工按摩瘤胃,使液体在胃内混合,然后将其从瘤胃中通过胃导管抽出,如此反复多次,借以将毒物吸出。    投服泻剂  用硫酸镁500~1 000g、人工盐200g,配成10%溶液,一次灌服。
      改善呼吸困难    静脉放血  根据病牛大小和体质健康状况,可静脉放血1 000~3 000mL,然后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3 000~5 000mL、维生素C 5g、20%安钠咖10mL、25%葡萄糖注射液1 000?2 000mL,缓慢地静脉注入。
          输氧  其目的是:①使萎陷的肺泡不再发生闭锁,改善换气不好或间歇性萎陷肺泡气体交换。②减少静脉血的回流,以减轻肺充血和呼吸的过分负担,改善动脉血氧化程度。⑧制止液体继续的渗出。
          (1)经鼻输氧。输氧速度一般控制在5~6L/min为宜。严重垂危病牛,输氧速度增加至15L/min。输氧时,初速度应低,一般3~4L/min,让病牛适应,后应逐渐增加速度,当病牛呼吸改善时,速度下降、变慢。呼吸改善后,停止输氧,停氧观察一段时间,如呼吸尚未彻底改善,可继续再进行输氧。
          (2)静脉注射过氧化氢液。取3%过氧化氢液40~100mL,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10~20倍,按500~l 000mL/h速度,缓慢静脉滴注。每日1或2次。
          胸部插管和抽气
        目的:通过胸部插管,调节胸压负平衡,减轻胸压,加速肺泡弹性回力的恢复,从而缓解呼吸困难。
        插管术:医用胸腔闭式插管及水封瓶法。
        部位:胸侧第6肋间,距背中线20~25mm处。
        术式:术部剪毛消毒,局部麻醉,切开皮肤,导管针插入胸腔10~12cm,以穿透胸膜为宜,拔出针芯,把消毒的塑料管插入导管(插入长度以在胸膜腔为宜,塑料管内径大于8mm,尖端为月牙形,有侧孔3~4个)内,然后再拔出导管,塑料管外端用胶布固定,并立即接在水封瓶的长玻璃管上(水封瓶有长短两根玻璃管,用橡胶瓶塞固定。水封瓶内消毒水面超过长玻管,短玻管排气用)。临床使用,对肺气肿的效果确实、可靠。  注射地塞米松  用地塞米松50~150mg、25%~50%葡萄糖注射液500mL、40%乌洛托品50~100mL、5%氯化钙200~300mL,一次缓慢静脉注射。本法对肺水肿、肺气肿疗效明显,注射后病牛症状很快缓解,呼吸平稳。   
        解毒、保肝,防止酸中毒
      (1)用0.1%一0.5%高锰酸钾液1 000~1 500mL,一次投服,每4h给药一次。
      (2)用5%~20%硫代硫酸钠注射液200~300mL,一次静脉注射。
      (3)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500?1 000mL,一次静脉注射。


      预    防
        (1)消灭黑斑病菌,防止甘薯遭受其感染,种用甘薯在育秧时串溶液或乙基托布津溶液,充分浸泡10min。
        (2)加强甘薯的收获和贮藏工作,防止霉烂。
        ①收获要细致,不要损伤甘薯的表皮,装、卸要轻。  用50%~70%的甲基托布
        ②贮藏时,应首先能将已破损的甘薯挑出。窑要干燥,温度合适,以11~15℃最好。
        (3)加强饲养管理,严禁饲喂霉烂甘薯。随时检查,及时将霉烂甘薯挑出、废弃,严禁饲喂。在饲喂甘薯粉渣、甘薯酒糟时,应慎重。必要时,可用其少量对牛饲喂,如确系无不良后果时,再进行全群饲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