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冠状病毒感染
    日期:2003-08-23 00:00  编辑:   来源: 奶牛疾病图谱  查看:
    核心提示:

      犊牛-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FUS infection Of calyes)


          犊牛冠状病毒感染也称新生犊腹泻(Neonatalcalfdiarrhea)。是由冠状病毒所引起的新生犊牛的传染性疾病。其临床特征是腹泻。此病是奶牛和肉牛新生犊牛最常见的急性腹泻复合征的一个组成部分。


      病原
               牛肠炎冠状病毒属冠状病毒科。病毒颗粒为多形态、略呈球形,也可见椭圆形和肾形,直径80~160nm,有囊膜,外周带有12~24nm的突起。突起末端呈球状或花瓣状,规则地排列成皇冠状,故称冠状病毒。
          病毒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3~35℃,37℃时病毒的生长速度明显下降。对pH值要求高,pH值低于6.7或大于7.7时极不稳定。
          本病毒能在胎牛肾细胞培养物中复制,形成合胞体,也能在乳鼠脑中生长。


      临床症状
          本病主要见于7?10日龄犊牛,吃过初乳或未吃过初乳的犊都会发病。潜伏期大约为20h。初期,患犊精神沉郁、吃奶量减少或不吃奶,排出淡黄色的水样粪便,内含凝乳块和黏液。机体持续不断的腹泻是由于吃进的奶和未成熟的绒毛上皮长期存在所致。未成熟的绒毛上皮的持久存在引起了消化酶的缺乏,肠的消化吸收能力降低。随腹泻继续发展,病犊在腹泻后2~3d,衰弱、脱水,血液浓缩,红细胞压积增至49%~61%(健康犊牛为32%)。
          病理变化:小肠绒毛缩短,相邻的绒毛偶然融合在一起。绒毛被立方上皮细胞覆盖着,其中有的显示出冠状病毒的免疫荧光。结肠的结肠嵴萎缩,表面上皮细胞由正方形变成短柱形。分散的结肠嵴扩张,由低的立方上皮细胞覆盖。表面的和肠腺的上皮细胞都有冠状病毒的荧光。


      诊    断
          引起新生犊牛腹泻的原因较多,如轮状病毒感染、犊牛大肠杆菌等,其发病后的症状也与本病相似。因此,根据临床症状是难以做出确切的病原学诊断。
          确切的诊断是粪中找到病毒,细胞培养物中分离出病毒,用免疫荧光法在绒毛上皮细胞中证明有病毒抗原及病毒中和试验等。


      治疗
          无特效疗法,只能在疾病早期进行对症治疗。对有脱水和酸中毒者,可应用含葡萄糖的电解质溶液,如葡萄糖生理盐水以及5%碳酸氢钠溶液等。口服补液盐(ORS)对腹泻脱水纠正有效,但尚不能减少腹泻粪便排出量、腹泻次数或腹泻持续时间。因而应根据腹泻生理特征,改进ORS配方,使其不但能补充水和电解质,而且能促进肠管分泌液再吸收,以减少腹泻粪便排出量和腹泻持续时间,并能增加营养。故可用煮熟谷粉代替葡萄糖,或与甘氨酸合用,以使ORS的效果更好。
          为防止继发感染可使用抗生素,如合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


      预    防
          预防的关键在于加强饲养管理。及时的饲喂初乳,这对新生犊牛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抵抗冠状病毒的保护机制,位于犊牛的肠道中、血液中。免疫球蛋白不能给犊牛提供保护力。试验证明,出生正常的犊牛,饲喂初乳后,冠状病毒血清中和抗体效价的范围为324?537,当它们接种该病毒后4~5日龄时,腹泻发生,但精神体况良好,小肠前部绒毛很少或完全未见萎缩,小肠后部则有严重的绒毛萎缩,在12日龄时才被接种的犊牛,产生了腹泻,小肠全部出现绒毛萎缩。
          加强新生犊牛的护理,将其隔离单独饲喂,犊牛舍要保持清洁、干燥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