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奶业董事长文迪波讲述太子奶破产重整的前前后后(2)
    日期:2011-01-28 09:26  编辑: admin  来源: 红网  查看:
    核心提示:破产管理人调查的资料显示,太子奶已出现了严重的资不抵债,也就是变卖其全部资产也不足已清偿其全部债务,这就面临一个如何公平清偿债务的问题,太子奶作为一个企业,它既没有公平对待上万债权人的能力,也不能说服所有债权人接受其债权损失严重的事实;其次,要清偿债务,就必须变卖资产,而太子奶的资产在此之前已全被债权人抵押、质押和查封,企业根本无权处置这些资产,而这些债权人不仅来自全国各地,甚至还有许多是国外的

        破产管理人调查的资料显示,太子奶已出现了严重的资不抵债,也就是变卖其全部资产也不足已清偿其全部债务,这就面临一个如何公平清偿债务的问题,太子奶作为一个企业,它既没有公平对待上万债权人的能力,也不能说服所有债权人接受其债权损失严重的事实;其次,要清偿债务,就必须变卖资产,而太子奶的资产在此之前已全被债权人抵押、质押和查封,企业根本无权处置这些资产,而这些债权人不仅来自全国各地,甚至还有许多是国外的债权人,因此不经过法律程序,这些抵押权、质押权、查封权无法解除,也只有经过破产程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太子奶的问题。

        进入破产程序后,局面一下子就出现了转变,企业不再面对债权人,而是由管理人来面对债权人;不是由企业和债权人来协商规则,而是根据法律的规定和法律程序来调整债权债务关系;从去年12月4日太子奶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的情况来看,多数债权人已经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也完全熟悉法律对此所作的各项规定。所以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后,不仅太子奶的债务纠纷得到了有效疏解,而且高科奶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也得到了维护,所以才会有现在的生机勃勃。这是高科奶业进入太子奶以来获得的最好的环境。在法律的框架下,太子奶问题的最终解决才有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时间表。

        主持人:从当初占有国内76%的乳酸菌市场到资不抵债,再到破产重整,太子奶可谓经历了一场生死蝶变。那么,您是怎么样看待这样一个个案的呢?或者说,太子奶现象的背后又有哪些经验教训呢?

        文迪波: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一是从政府监管的角度看,当前,各级政府有必要尽快建立企业征信制度,为企业建立档案。太子奶出事之前,已经拖欠了工人8个月的工资,而2个月前还在大张旗鼓地搞千万元巨奖引诱经销商打款,3个月前有500万元的信用证保证金都不能支付,半年前,一些警觉的银行就开始逼债,北京公司已无力支付蒸汽费,职工宿舍无法供暖,湖北公司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有按时纳税,株洲公司食堂连菜钱都没有,女职工甚至用洗衣粉洗头发……这些现象无一不显示:企业资金链出了大问题。此外,800多亩的太子奶株洲基地,建了5栋大厂房,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可始终只有一栋厂房在生产,里面的设备还从来没有满负荷运转过,即使这样,太子奶公司还在向高新区要地,政府还在向它供地……这说明我们的监管有漏洞。

        在此前后,株洲有鹏程实业、保利房产、国光瓷业、德隆、福泰等一批企业都出现过问题,如果政府能更早一些掌握企业的信息,就能为及时处置这些问题赢得宝贵的时间。我们有些人认为搞市场经济,政府就不应当管企业的事,但这种不管是有限度的,绝不是对企业听之任之,即使是市场经济比较完善的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企业也不是放任不管的,一旦企业的麻烦大了,政府想不管都不行。政府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市场经济的守门人,一个三鹿公司使石家庄政府,使河北省政府乃至国务院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种代价不仅包括金钱,而且还有政府的公信力,甚至对整个行业的成长都造成了很大的伤害;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政府直接插手通用汽车、花旗银行,为什么这样做,因为这种企业垮了,最终受害的是美国人民和政府。所以,我建议株洲要在全国率先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诚信制度,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研究和监管。

        二是从企业自身的角度看,企业尤其要遵守经济规律,在出现重大的债务危机时,一定学会运用《破产法》来保护自身。此外投资要讲投入产出法则,生产经营要讲价值规律,企业的运行要遵循正常轨迹,财务要关注资产负债表的变化,人财物要配套,产供销要协调,现金流和物流要吻合。太子奶曾号称资产50亿,但最好的销售业绩也只有16.8亿;株洲基地占地800亩,光厂房就有五栋,但产值从未超过5个亿,由此可以看出,得到有效利用的资产还不到五分之一,据测算,株洲基地的一个厂房就足以生产出全国的太子奶销量,而像这种规模的厂房,在全国另外几大基地已建成和在建的还有12栋之多,显然,这种资源配置出了大问题;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刺激销售,太子奶公司长期给经销商高达30%的返点(利润),而越是资金紧张时越给的高,例如2008年销售收入是12个亿,而欠经销商的资金却高达4个亿,这种营销模式显然是不正常的;另外,五六千人的生产队伍,一年只产出十几个亿的产品,1000多名业务员才卖出十几个亿的销量,而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年仅十几个亿销售规模的企业居然有1000多名管理人员,年薪30万元以上的高管就有50多人,这样一支庞大的销售管理队伍,企业能养得起吗?上述这些现象,哪一条没有违反经济规律?

        从2006年11月三大投行7300万美金进来算起,太子奶先后向花旗银行等外资银行融资6.5个亿,向株洲、长沙、北京、成都、黄岗等国内银行融资6个多亿,如果算上向经销商、供应商和职工的融资,有近30个亿,但两年时间不到,这些资金灰飞烟灭,种种迹象都说明企业已经命悬一线……

        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一点赌性成不了企业家,吹不了一点牛,也成不了企业家,这实际上就是风险,但无论是赌还是吹都得有一条底线,尤其是做实业的企业家,如果不能扎扎实实地管理,不能兢兢业业地创新,不能认认真真地经营市场,即使有一两次侥幸成功,也绝不会长盛不衰。

        同时,企业出了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讳疾忌医,不敢面对,尤其是我们的一些企业家缺乏必要的法律修养,对《破产法》更是谈虎色变,殊不知,国外很多百年老店,知名企业都不止一次地借助《破产法》的帮助,逃脱劫难。比如美国的企业遇到困难时往往会直接申请“破产保护”,破产是什么?破产只是手段,保护才是目的。太子奶出问题后,如果能及时利用《破产法》,其问题可能早就得到了解决。

        根据法律规定,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企业的债权人都不能继续追索企业债务,在一个法定的时期内(6到9个月),企业完全可以自主经营,如果只是简单的资金链问题,企业可以通过股权融资或其他方式重新链接,顺利的话可以实现和解,差一点的也可以依法重整,实在是无可救药的情况下才会是破产清算,即使是破产清算,对企业家也是一种解脱,不至于越陷越深。

        2008年三聚氢氨事件,全国乳制品一线品牌几乎全部下架,太子奶没有受其影响,完全可以异军突起,(娃哈哈就是这样成功的),但由于资金断链,债权人逼债,财务无法正常运转,此时如果依法采取果断措施,进入破产程序,停止债务追索6个月,太子奶抓住这个市场空白期,以其业已形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前景将不可限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