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奶业发展急需重塑原料奶价格形成机制
    日期:2010-07-15 17:50  编辑: admin  来源: 新华社  查看:
    核心提示:新华社信息北京10月7日电(经济分析师王春雨 董振国)三鹿奶粉事件暴露出我国奶业发展中原料奶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奶业生产、加工、销售利益联结机制不顺畅等矛盾。新华社经济分析师认为,当前除继续推进奶牛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外,必须从解决这些深层次矛盾入手,重塑原料奶价格形成的长效机制,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 --奶业三次波动折射价格形成机制缺陷 新华社经

       新华社信息北京10月7日电(经济分析师王春雨 董振国)“三鹿奶粉事件”暴露出我国奶业发展中原料奶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奶业生产、加工、销售利益联结机制不顺畅等矛盾。新华社经济分析师认为,当前除继续推进奶牛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外,必须从解决这些深层次矛盾入手,重塑原料奶价格形成的长效机制,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

        --奶业三次波动折射价格形成机制缺陷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调查发现,奶业发展长期以来呈现“企业一头独大”态势,乳品加工企业在原料奶的定价、鲜奶收购的检测标准确定、企业与奶农的利益关系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而奶农在奶业市场中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不利奶业健康发展。

        据了解,“三鹿奶粉事件”以前,我国奶业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曾发生过三次较大波动。第一次波动是1993年,我国牛奶总产量由1992年的503万吨下降为498.7万吨,出现了连续增长后的首次负增长。这是由于饲料价格放开,取消平价精饲料供应,而牛奶收购价格仍然由政府进行严格控制,出现“放一头,卡一头”的现象,致使牛奶生产成本提高、效益下降,影响奶农养牛的积极性,导致奶牛存栏下滑。

        第二次波动是1997年,牛奶总产量由1996年的629.4万吨下降到601.1万吨,出现第二次负增长。主要原因是当时进口奶粉大幅度增加,而国产乳制品品种单一,质量参差不齐,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出现国产奶粉大量积压。乳品企业对原料奶实行压级、压价,限制收购,损害了奶农的利益。

        第三次波动发生在2006年,北方省区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倒奶、卖牛的现象。其直接原因是原料奶价格受到双重挤压,产前饲料价格持续上涨,牛奶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产后乳品企业无序竞争、过度促销,致使利润率大大低于食品行业平均盈利水平,乳品企业向奶农转嫁亏损,奶农养牛效益下降。

        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长刘成果说,奶业经历3次大的波动主要是由于奶业发展中没有形成合理的原料奶收购价格形成机制,价格由乳品企业单方确定,奶农没有发言权。奶业专家认为,由于我国奶业发展中奶农与乳品加工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价格传导、风险共担、市场监督机制,奶业发展出现了“企业提高原料奶收购价,奶业扩张;企业降价,奶业萎缩”的企业控制产业怪圈,使奶业一度陷入奶农低效、奶业发展低速、奶牛养殖高风险的困局。

        --企业一头独大不利奶业发展

        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长刘成果认为,近年来奶业出现较大波动的直接原因是饲料价格上涨,原料奶价格偏低,但深层次原因则是奶业各个环节存在问题的集中表现。主要表现为奶牛良种覆盖率和单产水平低,养殖方式落后;乳品加工企业与奶农的利益关系不顺,原料奶定价机制不合理;加工企业恶性竞争,市场秩序不规范;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液态奶标识制度不落实;消费群体培育滞后,市场开拓不力。

        专家认为,目前奶业产业链整合程度较低,奶农与乳品加工企业只是单纯的买卖关系,缺乏必要的利益联结机制。一些乳品加工企业不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在销售旺季靠提高奶价来获得奶源,在销售淡季,又随意压价或限收鲜奶,造成奶源在数量、质量和价格上波动。企业的这些行为既诱导奶农违反合同售奶,又诱使更多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不注重奶源基地建设。此外,奶源基地多数是地方政府和奶农投资建设,乳品加工企业投资较少或没有投资,在这种松散的利益联结机制下,一旦奶业终端产品价格低迷,乳品加工企业就会把市场风险转嫁给奶源基地和奶农,造成每次奶业波动,奶农利益都会受到损害。

        黑龙江省奶业协会秘书长吴和平说,当前奶业市场仍未确立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原料奶收购价格大多是乳品加工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成本来确定,在价格谈判方面,分散经营的奶农几乎没有发言权。鲜奶作为特殊农产品,奶农无法长期保存,生产后必须尽快送到加工厂进行处理,否则就会坏掉,因此无论企业给出什么样的价格,奶农只能被动接受。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调查发现,黑龙江省虽然要求各地成立价格协调委员会,由政府、加工企业、奶业协会、养殖户四方代表确定本区域内原料奶交易参考价格,但由于奶价协调委员会对企业没有监督制约职能,因此虽然价格协调委员会公布了原料奶交易的参考价格,但很多企业仍拒不执行。

        一些基层干部群众反映,乳品加工企业大多是基层政府的招商引资项目,是当地的纳税大户,很多地方政府是在财政不富裕的情况下,拿出大量资金进行奶源基地建设。因此,地方政府在对乳品企业的规范监督中投鼠忌器,陷入“既不敢得罪企业,又想保护奶农收益和产业持续发展”的两难境地。由于没有政策支撑,奶业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在企业与奶农之间只能起到协调作用,缺乏有力的调控手段,企业经常越过协会降低收购价、提高收购标准、损害奶农利益。

        --应重塑原料奶价格形成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孔祥智说,重塑乳品加工企业和奶农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这是当前奶源基地建设的关键环节。截至目前,多数乳品加工企业和奶农之间的利益联结关系主要是买和卖的关系,中间还夹着奶站,奶农对于奶价没有任何发言权。这在表面上看是对乳品加工企业有利的,奶价的任何上涨都要企业同意,但从长期看,乳品加工企业和奶农之间紧密的利益关系不能形成,企业就不能说真正控制了奶源基地。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奶业协会会长徐贺山认为,由于对奶业市场缺乏有效的调控和监督机制,乳品加工企业任意提高原料奶收购标准,压低奶农收益。企业单方制定收购标准,再由企业负责检测,相当于企业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当奶农对乳品企业的检测标准存在质疑时,即使经过质检部门的检测,企业凭借其优势地位仍可以对检测结果不认可。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执法体系,原料奶由独立第三方检测在基层难以推行,也很难将鲜奶收购、检测、加工等环节完全置于公开的社会监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