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本土乳业困局
    日期:1970-01-01 08:00  编辑:   来源: 烟台日报  查看:
    核心提示:

      一杯牛奶,沉淀着一个产业的浮沉。

        从20年前以巴氏奶为主打产品的本土乳业独霸烟台市场,到今天乳品市场被埠外常温奶蚕食大半,烟台本土乳业走过辉煌,错失机遇,历经失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尴尬。

        在国内外乳业大鳄的竞争夹缝中,在三鹿问题奶粉等一系列事件的冲击下,眼下,烟台持证的13家乳品企业,除个别企业生产良好外,其余不是处于停产状态,就是惨淡经营,困难重重。烟台本土乳业,该何去何从?曾给港城百姓带来美好记忆的巴氏奶旋风,能否再一次在烟台刮起?

        在前期深入采访的基础上,今起“党报观察”栏目推出《直面本土乳业之困》系列报道,透过一杯牛奶,看一个产业的浮沉,敬请垂注。

        【核心提示】

        13年,足以让一个企业从稚嫩走向成熟,从起步走向成功。比埠外巨头抢滩烟台提早13年诞生的本土乳品企业,曾经风光无限,但并没抓住机遇做大。消费者在广告的狂轰滥炸下,很快改变了对本土牛奶的消费忠诚度。市场资源还在,份额却被埠外巨头瓜分殆尽。

        一杯牛奶,能有多少故事?

        31岁的烟台市民李蕴关于牛奶的记忆至今依然清晰:9岁前,牛奶是被人用大铁皮桶送到楼下的,每到下午四点,就有一位叔叔在楼下喊:“拿奶喽!”她就乐颠颠地拿着奶锅跑到楼下,打回来的奶,煮完总有一层厚厚的奶皮。也是9岁那年,因为沾了身为离休干部的姥爷的光,李蕴第一次喝上了烟台地产巴氏奶。这种奶装在半透明的白色袋子里,小枕头一样的塑料袋用蓝色的字写着:长生牛奶。此时,喝袋装牛奶的烟台人并不多。

        那是1988年6月1日,烟台长生食品厂开始生产袋装牛奶。作为政府扶持的菜蓝子工程,长生牛奶可谓“含金匙而生”,不仅是烟台最早的乳制品生产企业,也是山东省当年的“独苗苗”,一出生,就独霸烟台乳业市场。

        “20年前在烟台摆过奶摊的都会记得,当年想要设个奶点,得找门子、托关系,才能从长生打到奶。”市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守生说。长生巅峰时,日处理鲜奶超过40吨,从法国引进的生产线24小时不停机。“因为担心机器过热,‘后屁股’都要绑着电扇,边吹边运行。就这样,最好的时候,长生乳业贡献的年利税达1800万元。”

        整个上世纪90年代,烟台乳业都是长生的“黄金年代”。后来,金桥、锐兴、健康奶、山村果园等本土乳品企业相继介入市场竞争,长生的地位依然不可撼动。但李蕴记得,牛奶很快就不为少数人独享,不住在干休所的姥姥家时,妈妈每天早上也去自家楼下的奶摊买奶???那个时候,每天早起下楼遛弯买奶,已成为很多烟台人的习惯。

        这个习惯到2001年之后开始渐渐改变。因为这一年,一家埠外乳业巨头伊利挺进烟台市场。“香,真的很香。”李蕴和很多烟台人一样,很快就被这种奶打动了。之后,蒙牛也挺进烟台。

        在两大巨头的夹击下,烟台本土乳业显得不堪一击。“广告的狂轰滥炸,足以让普通消费者短时间内改变对本土牛奶消费的忠诚度。”陈守生说。烟台人喝奶的习惯,在过去七年逐渐改变:年轻人很少早起遛弯买奶,他们喜欢到超市拎一箱奶,不用放冰箱,可以喝一个月。

        长生的时代很快结束。“1988年诞生的长生,比2001年伊利进入烟台时早了13年。13年,足以让一个企业从稚嫩走向成熟,从起步走向成功。但是,长生没有抓住机遇一举做大。”一位业内人士说。长生赖以生存的销售终端,逐渐萎缩,从最高峰时的500多个降到不足200个,即使是长生集团的高层,也常常被人问到这样让人尴尬的问题:都说你们的奶好,怎么买不到长生牛奶呢?

        仍在苦撑的,还有山村果园。与长生“含金匙而生”相似,山村果园的牛奶和特浓牛奶身出名门,在这个品牌的牛奶问世之前,其果汁和罐头产品已在全国叫出一定的知名度。为了养好这个“孩子”,母公司为它配备的生产线堪称当时国内一流:伊莱斯德超高温灭菌设备、德国康美包包装设备,单单生产巴氏奶的一个灭菌罐,就花了500多万美金。然而,在6月2日的采访中,山村果园一位人士却告诉记者:这条至今仍然保持先进水平的生产线目前只用于单班生产,每天开机时间不超过8小时,连一半的生产能力都没有发挥出来。

        “烟台本土乳业市场份额萎缩,与埠外奶业巨头的进入有关,而一系列问题奶粉事件的发生,又让本就身处困境的这些乳品企业雪上加霜。”陈守生直言。问题奶粉事件发生后,全市16家乳制品企业坚持生产的只有4家,其中市区3家乳制品企业销量大幅下降。2008年,山东乳制品产量152.38万吨,其中液体乳产量126.35万吨,分别增长15.07%、14.87%,而烟台乳制品产量只有3.16万吨,其中液体乳产量2.6万吨,分别大幅下降32%和21.2%。2007年,烟台牛奶需求量达到了20多万吨,而我市规模以上的6家乳制品企业全部产量仅为4.71万吨。市场资源还在,但份额却被埠外巨头瓜分殆尽。

        “一年来,我市出台了一些扶持措施,但本土乳制品企业依然处境艰难。”陈守生告诉记者:“目前,全市先后有三家企业相继破产、倒闭和转产,仅剩的13家企业中,也至少有4家处于停产状态,仍坚持生产的,除个别企业外,均惨淡经营。袋子上写着金桥、锐兴、健康奶字样的本地巴氏奶,只能留存于人们的历史记忆中了。”

        曾经风光的本土乳业,何以深陷困局?请关注本报后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