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企危机中寻求战略转型
    日期:1970-01-01 08:00  编辑:   来源: 中国食品商务网  查看:
    核心提示:

      “三聚氰胺”事件让中国乳业遭受了中国品牌史上最大的震级。如今,中国乳业开始在危机中寻求自救,艰难转型。

          今年,一场“奶粉门”事件让乳业遭受了中国品牌史上最大的震级,包括蒙牛、伊利在内的一批乳业巨头都无一例外地被卷入不断扩大的危机之中。如今,风波正在平息,伤痛却难以痊愈,身受重创的国内乳企将如何恢复元气?消费者的信心又如何重建?

          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日前探访乳业巨头之一??蒙牛的总部,亲身感受中国乳业在危机中的自救和艰难转型。

          ■变化一:

          从社会奶站到100%托管

          12月的内蒙古,寒冷而萧瑟。从呼和浩特前往位于和林格尔的蒙牛总部,沿路两旁除了光秃秃的白杨,就是一望无际的草场。“这里以前全是荒地,气候不好,种不了庄稼。”随行的一位本地司机介绍说,蒙牛等一批奶企建厂以后,当地农民就种草卖给蒙牛做牛饲料,收益很不错。

          除了解决当地人的基本生计,奶企遍布各地的奶站也让一批农民成为当地“先富起来”的人。“过去蒙牛的奶源有50%是自有牧场,其他都是来自社会奶站。”一家为蒙牛收奶的奶站负责人透露,为了奶源收益,大小不一、良莠不齐的私营奶站迅速发展起来,仅和林格尔基地周边就有3700多个奶站。三聚氰胺事件后,蒙牛下决心对社会奶站进行全面整顿。目前,日收奶量均在1.5吨以上的奶站全部由蒙牛公司派专人进行24小时驻站委托管理经营,实行“三盯一封”,即盯人、盯车、盯站,收奶车贴封。而蒙牛的目标是实现奶站的100%托管。

          “在托管模式中,托管奶站的产权和利润仍然属于社会,管理经营权则属于蒙牛。”蒙牛一位行政人员告诉记者,蒙牛至今已经派出8000多人进驻奶站。不管是挤奶、贮存还是运输过程,都有摄像头和GPS定位的监控,避免人员接触源奶,保证生产运输过程处在一个安全的封闭链条中。对于由此带来的成本上升,该人员表示不方便透露,“这是蒙牛自己贴钱去规范源奶管理,成本只能自己消化,不会体现在产品价格上。”

          ■变化二:

          新增三聚氰胺检测项目

          到达蒙牛总部基地的六期工厂时,门口已经停了3辆旅游中巴,操着各地口音的消费者正在导游的带领下进入工厂参观。三聚氰胺事件后,这座号称世界上最先进的牛奶生产工厂成为蒙牛对外展示、重建消费者信心的“王牌”。

          随着人流进入工厂,不少参观者都为生产车间的现代化程度而惊叹。笼罩在一个巨大玻璃体中、近5万平方米的车间,仅有17个工人在监督操作,从牛奶的预处理到配料、杀菌、冷却、灌装,最后包装出厂、进仓库,全部由4种智能机器人完成,整个过程见不到一滴牛奶。

          “现在从源奶到成品大概要经过9道工序,36个监控点,119项检测。”蒙牛高科事业部总经理张建军介绍,事件后,除了原先每个环节需要的检测项目,蒙牛还耗资1亿元进口了一批三聚氰胺检测仪器。收奶环节则由过去的1人增加到两人,其中一个负责开封取奶,一个负责送检。产品出厂前,不仅需要蒙牛出具内部检测报告,驻厂质监部门还要进行监督抽检,而每一批次牛奶都将附有检测报告单。

         ■变化三:

          产品结构调整或提上日程

          三聚氰胺事件以来,占据中国液态奶份额50%的蒙牛、伊利等奶企销量急剧下滑,最严重时下滑幅度达到了90%以上。而记者在和林格尔基地看到,蒙牛工厂的生产已经基本恢复正常,但日生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少了10%左右。据蒙牛相关负责人称,产量的减少与“三聚氰胺事件”无关,仅是正常的季节生产安排。

          对于市场有关蒙牛转变产品主攻方向的传闻,该负责人则表示,目前蒙牛份额占据最大的常温奶,市场已经恢复到70%至80%,估计年底就能够恢复正常。而巴氏奶和酸奶虽然目前占集团的份额不大,但可能是以后的主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