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封期”奶农出路在何方
    日期:1970-01-01 08:00  编辑:   来源: 江西日报  查看:
    核心提示:

      这几天,新建县北郊奶牛服务公司经理罗厚宽有点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他忧心的是3月1日即将来临,公司下属60多户奶农1200多头奶牛所产的鲜奶还不知卖给谁。罗厚宽告诉记者,公司长期供应对象“维雀乳业”已下“最后通牒”,声称3月1日起将不再收购他们的鲜奶。

        据调查,北郊公司与“维雀乳业”的合作始于2000年,2005年8月1日合同到期后没续签,但彼此的供销关系一如既往。今年1月6日,风云突变,“维雀乳业”下发通知:从该月25日起停止收购散户的鲜奶。后来在有关方面的调解下,“拒收风波”得到化解,但奶农为此付出的代价是3月1日前奶价每公斤下调0.4元,从每公斤1.9元左右降到了1.5元左右,这使得因饲料涨价举步维艰的奶农雪上加霜。新建县与长镇政府为了保护奶农利益,决定拨出专款补贴奶农每公斤0.2元,目前县政府的5万元专款已到位。就在大家以为可以暂舒一口气的时候,“最后通牒”又至。

        “维雀乳业”奶源部的一位王姓经理否定了“最后通牒”一说。他强调,3月1日依旧会按照合同规定执行,但那些没有与公司签订合同的奶农只能“按市场规律办”,继续降价收购。罗厚宽则反驳,到3月1日他的合同(罗自己饲养了100余头奶牛)到期后,“维雀乳业”和任何奶农都没有合同关系,这意味着奶农们只能接受低廉的收购价,而3月1日起政府每公斤0.2元的补贴也没了。

        何去何从?北郊奶农的脸上写满了忧虑。一位奶农告诉记者,降价后她每个月要亏2000多元,但又不得不卖给“维雀”,因为“卖点钱总比倒掉强”。

        透视:松散的“公司+农户”

        “维雀乳业”对外宣传中,有这么一句话“生产基地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江西省奶牛之乡新建县北郊农场……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及充足的纯自然、无公害的奶源基地”。罗厚宽为此很是愤愤不平:需要宣传时就拿我们往他脸上贴金,现在行情不好了,就撂下我们奶农不管了。这话折射出他对彼此松散关系的无奈。

        记者惊异地发现,这种关系松散到大家彼此没有一纸合同加以约束。在南昌县,许多奶农对签合同的事印象模糊,有的说签了有的说没签,至于具体内容都说不出一二。据“阳光乳业”有关人士解释,公司只和南昌乳业联合会签有协议,联合会再和奶农签合同。新建县北郊几名为“阳光乳业”供应鲜奶的奶农都说没签合同,他们认为“形成了传统的供需关系,谁都不会抵赖”。在教训面前,奶农们对合同的重要性依旧没有清醒的认识。

        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尹小健认为,这种松散的关系让公司和农户之间不能形成利益共同体,在行情好时,大家有利可图皆大欢喜;当市场出现转折,双方又会想方设法转嫁损失,规避风险。事实的确如此,松散的关系不能让双方同舟共济。采访中,奶农纷纷指责企业背信弃义、釜底抽薪,降价收购;而企业则更多地强调自己面临的困难和为此所背上的包袱,他们指责奶农不去提高牛奶产量、品质,而是一味地要价。

        专家:把公司与农户“捆绑”起来

        省委农工部助理巡视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理事刘谟炎和尹小健都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完善“公司+农户”运作模式,把公司与农户“捆绑”起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尹小健分析说,松散的“公司+农户”关系如何改变是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农户由于其弱小性、分散性的特点具有天然的劣势,而公司凭借其财力、市场、信息等方面的资源占有绝对优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松散关系中吃亏的一方肯定是农户,农户在受损之后的出路只有退出。在若干年之前,农户“船小好调头”,退出的代价相对较少,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农户投入成本加大,奶牛养殖动辄要上十万元的成本,调头不是件容易的事。

        刘谟炎、尹小健认为,在这场博弈中,农户要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就得把自己与公司“捆绑”起来。此前,农户要使自己强大起来,一是发展成大户,二是散户们自发联合起来,组成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社。目前,这种合作社在上海、山东等地发展得较为广泛。作为一种经济共同体,合作社的功能不再仅仅局限在互通信息、互帮技术的浅层次,而是更多的抱团发展,从产、供、销等方方面面谋求突破。农户强大了,在与公司的对话中才能享有更多的话语权,才有实力与公司抱得更紧,大家彼此才能共抗风险。

        专家们建议,政府应该发挥引导作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帮助农村经济合作社建立、壮大,同时要完善相关法律与制度,完善公司+农户运作模式,减少单个农户独立应对市场的风险,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声音:

        2月17日本报报道《乳业发展是否步入“冰封期”》引起了各方关注,读者纷纷通过大江网“今日连线”、短信互动平台为奶农如何走出困境支招。

        网友“崛起不再遥远”:奶农当自强,在困难面前,要提高养殖技术,把产量、质量提高,要联合起来应对困难。

        南昌读者(手机尾号138****3046):政府应该出面干预,奶农都把奶牛卖了、杀了,江西奶业要恢复将不易。

        徐先生(抚州读者,热线反映):企业在讲经济利益的同时,应该注重些社会效益,要知道,如果在这一时期对奶农施以援手将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只是乳业市场的暂时困难,到市场恢复兴旺时,奶源大战又将打起,到那时,照顾奶农的企业必将得到奶农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