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涨价加快行业调整
    日期:1970-01-01 08:00  编辑:   来源: 证券时报  查看:
    核心提示:

      受到物价上涨、成本提高、奶源减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内乳品价格全面上涨。这对于本已盈利微薄的国内乳品加工业来说,无疑雪上加霜。盈利能力较强的几大乳品加工企业迅速在产品结构、产能规模等方面做出反应,促使乳品行业的调整步伐加快,乳品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有望提高。
        价格处于上升通道
        尽管加工企业对原奶的控制力比较强,但由于国内牛奶养殖业成本的不断上升,鲜奶产品价格还是在不断上升。中国奶业统计资料显示,自2004年起,各地鲜奶价格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河北、内蒙古、新疆等地鲜奶价格增长最为迅速,涨幅均超过了16%。
        为应对乳品加工业越来越微薄的利润,在今年6月召开的中国奶业协会年会上,14家乳品企业共同发布了“乳品企业自律南京宣言”,约定将取消所有涉及产品的捆绑、搭赠销售行为;禁止低于成本价的倾销行为,取消特价、降价销售;对于特殊的临逾期产品,其销售价也不得低于成本价,鼓励优质优价。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南京宣言的推出有望打破牛奶市场上长期存在的“乳业价格战”,取消搭售和捆绑就意味着乳品价格相对上升。
        奶牛存栏量持续下降、导致奶源减少也进一步加大了乳品涨价的压力。据了解,养殖奶牛是整个乳业风险承受能力最差的环节,目前全国养殖户40%亏损,许多养殖户无奈之下选择宰杀奶牛。去年底全国共有奶牛1300万头,比上年增长3%,低于正常自然增长率8%。中信建投分析师郑绮认为,奶牛存栏量的恢复周期起码要三年,因此预计今年全国奶牛存栏增长率还会和去年持平,如果情况持续得不到改善,明后年整个乳品行业的压力会大大增加。而奶源的减少必将改变原奶供应与需求格局,致使终端乳品价格上涨。
        另外,由于成本上涨原因,全球性乳品价格全面上涨,进口奶粉价格几乎增长一倍,这也影响到国内乳品市场。今年上半年,国内奶粉出口空前增加,国际买家到价格相对稳定的中国寻找乳品,也抬高了中国乳品价格。
        行业调整步伐加快
        目前,我国乳品行业9家大型企业占全行业比例1.25%,而销售收入占全行业50%以上。这些大型企业全部实现盈利,而107家中型企业亏损幅度为16.82%,601家小型企业亏损比例达到26%。郑绮表示,乳品企业要依靠规模化经营,伊利、蒙牛、三鹿、光明四大乳品巨头的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但当下乳品行业内收购兼并不多,主要是大型企业在品牌、设备、技术、渠道等各方面均占优势,小型企业的并购价值很低。她认为,国内乳品消费结构很不均衡,产品线主要以液态奶为主,其中白奶产量又占多数,对白奶以外的干乳制品消费量过低。因此,产品结构的调整和消费结构的转型将是未来我国乳业发展的方向。
        从各大乳品加工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上,也显示出乳品厂商正在应对未来消费趋势的变化。蒙牛“特伦苏”、伊利“金典”、光明“优培”以及三元“极致”等高端液态奶的问世成为乳品市场最大的亮点。据悉,蒙牛特伦苏销量已经达到10万吨;伊利有机奶在一线城市推出后即获得不错的销售业绩。
        另一方面,国际市场奶粉进口价格上涨导致进口下降35%,为国内大品牌奶粉企业创造了商机,替代进口有利于国内销售量的增长,出口量也有所增加。伊利、光明和三元等企业的干乳制品产量今年逐步扩大。郑绮预计,未来干乳制品消费量、酸奶消费量的年增幅都将超过30%,液态奶的增幅将有所下降,奶粉以及奶酪等干乳制品有望成为品牌企业的利润增长亮点。
        从各家公司产品基础以及调整力度情况看,伊利股份(600887)的产品线丰富,并且每种产品都已经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产品结构的优势将确保公司持续稳定的增长。蒙牛以白奶起家,液态奶占公司销售收入的大部分,完善产品线是其首当其冲的任务。ST三元(600429)已初步建成以生产巴氏奶和干酪为主的北京基地、以生产奶粉为主的海拉尔基地、以生产常温奶为主的迁安基地,公司在丰富产品线的同时,也注重产能上的整合。光明乳业(600597)则依靠其巴氏奶的特色继续巩固华东市场,并发挥在酸奶新品开发上的强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