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 软 症
    日期:2003-08-23 00:00  编辑:   来源: 奶牛疾病学  查看:
    核心提示:

      骨  软  症(OSteomalacia)

          骨软症是成年牛钙、磷代谢障碍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特征是软骨内骨化完全,骨质疏松和形成过量的未钙化的骨基质。临床症状是消化紊乱,骨质变软,肢势异常,蹄变形,尾椎吸收及跛行。为奶牛常见病。随泌乳量增高,饲养管理不当,发病增多。尤以年老而又高产的母牛易发。

      发病机理
         正常时,奶牛体内血钙和血磷的含量是稳定的。常常以血磷和血钙的乘积来表示,即血钙多时,血磷就少,而血钙低时,磷就高。当磷钙供应不足、比例不当、磷钙消耗量大、高产奶牛肝功能低下,使维生素D不能正常羟化,血25?OH?D3含量低下,导致血清1,25?(OH)3?D3含量降低,结果影响钙、磷的吸收和骨矿化不全。
         血钙下降,表现出神经兴奋性降低。为了维持血钙浓度的恒定,中枢神经系统反射的引起甲状旁腺机能加强,在蛋白分解酶的作用下,使骨骼脱钙,骨质疏松。管状骨许多间隙扩大,哈佛氏管的皮层界线不清,骨小梁消失,骨的外面呈齿形、粗糙。
         由于肾小管排磷加强,血磷由尿中排出,血磷下降,促使血钙、血磷的乘积低于生理的常数,所以继续从骨骼中脱钙以维持其恒定。
      临床症状
      常舐食墙壁、牛栏、泥土,喝粪汤尿水,或有时食欲减少,降乳,发情配种延迟等。当脱钙时间持续,则见骨骼变形,表现为尾椎被吸收,最后1尾或2尾椎吸收消失,甚至多数尾椎排列不齐、变软或消失。人为屈曲尾尖,易弯曲,无疼痛;肋骨肿胀、畸形,肋软骨肿胀呈串珠样,似如“串糖葫芦”。髋关节吸收、消失。
          蹄生长不良,磨灭不整,蹄变形,呈翻蜷状。严重者,两后肢跗关节以下,向外倾斜,呈“X”型。患畜弓腰,后肢抽搐,常见提肢弹腿。泌乳高时,症状明显。
          患畜两后肢伸于后方,不愿行走,行走时,呈托拽其两后肢状,饲养员通称为“翻蹄亮掌拉拉胯”。蹄质变疏、呈石灰粉末状,跛行。经常卧地不起,运动强拘,步行时常可听到肢关节有破裂音,即“吱吱”声。弓腰,拉胯,后肢摇摆,实感艰难。
      诊断
          以据其发病特有症状,如蹄变形、尾椎吸收、后肢抽搐、乳量下降、胎次高的高产牛易发,并结合饲料调查分析饲料中Ca、P含量不足与两者间的比例不当可以确诊。 尾椎X线影像诊断,表现为尾椎吸收,骨皮质变薄,密度降低等(如图所示)。

      治    疗
          病初如及时治疗,收效较大。如症状已趋明显,则已不可能使之恢复。治疗方法是:
      ①饲料可补加碳酸钙、南京石粉、磷酸钙、乳酸钙等,每日30?50g,连服数日。   
      ②静脉注射10%氯化钙200?300mL或20%葡萄糖酸钙500mL或20%磷酸二氢钠液300?500mL或3%次磷酸钙液1 000mL,每日一次,连续注射5~7d。
          ⑧维生素AD注射液15 000?20 000 IU、维丁胶性钙20 mL,一次肌肉注射,隔日一次,连续35d。
          临床上曾用维生素D:10 0001U肌肉注射,10%葡萄糖酸钙500mL,一次静脉注射,隔日一次,连续注射35 d,对15头牛进行治疗,结果尾椎、蹄的病理变化,无明显改变,说明药物治疗,对已发生病理变化的患畜效果不明显,不能使其恢复,即量变形是不可恢复的。但对于防止病的继续恶化,似有作用。也有人用每周肌肉注射1.8×106IU维生素D,水剂注射液治疗奶牛骨软病,8周后,病牛生化指标正常。尾椎X线变化得到了明显好转。

      预    防
          ①奶牛饲养过程中,应充分重视矿物质的供应与比例,其钙磷比以1.4:1为宜。有条件牛场,应加喂干草,增加秋百草的采食量,为补充维生素之不足,可于日粮中每日喂胡萝卜7.5~10kg。有些牛场对高产牛、年老牛采取定期静脉注射钙制剂,对防止钙缺乏,效果较好。
          ②对于已出现脱钙现象而表现出症状的高产牛,为防止病的恶化,促使机体恢复,可采用提早停乳。
          ③为保证蹄的健康,防止蹄变形加剧,坚持定期修蹄。
          ④头胎牛奶产量在6 000kg以上者,多呈现有骨代谢异常变化,因此应避免头胎牛过度利用、严禁片面饲喂追产量的现象。
          ⑤日粮呈高精料而干草、块根缺乏,易引起酮病的发生。由于酮病的发生可继发骨质营养不良。据报道每1/3酮病母牛中,有继发性骨质营养不良的。所以控制日粮,防止和减少酮病的发生,减少继发性骨质营养不良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