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奶牛现行饲养方法的探讨
    日期:1970-01-01 08:00  编辑:   来源: 北京奶牛中心  查看:
    核心提示:

      奶牛的产奶量随着基因选择、营养改善、疾病控制和其他饲养管理改进而不断提高。我们在北京市国企奶牛经济设想中对奶牛的饲养方法进行了探索,目的是与奶牛经营者共同讨论能否改进现行的饲养方法,以争取奶牛生产获得更好的效益。

          1   传统饲养方法的讨论

          饲养奶牛为的是将饲料转化为牛奶。传统的饲养方法是舍饲、拴系、固定床位和食槽,分食是将青贮、干草、块根、糟渣类和精饲料分别喂给奶牛。每日3次挤奶,3次上槽饲喂,现在北京绝大部分奶牛场仍采用这种传统的饲养方法。国际间称之为个别饲养法。

          个别饲养法的优点在于奶牛相对固定,便于管理。但就饲养效果来说,存在以下不足:

          1、高产奶牛易发生干物质食量不足,从而导致产后失重恢复期延长。产奶量上升缓慢甚至下降,随之出现繁殖障碍和代谢病等。

          2、由于是分食制,容易发生某种饲料进食过多而导致营养失衡。

          3、由于饲料投放准确度难以保证,会造成某一种或几种饲料的浪费。

          2  饲养方法的改进

          本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在分析了个别饲养法、阶段饲养法和引导(挑战)饲养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群饲饲养法。群饲法在机械化的基础上形成,随之在国际推广,取得了较好效果。此法的最大优点是便利和节约劳力,因此许多国家都在采用。其实质是按照奶牛各自的产奶量和营养需要,将它们分成不同的组群实施分别饲养。

          实行群饲法将改变奶牛床位的相对固定。奶牛分群时,经营者首先应考虑牛群数量,右利用饲料的类型和价格,当前的饲养设施和挤奶设备,以及劳力安排等问题。

          采用奶牛群饲法时,国际间一般是建立5个组群。我们经调查后考虑,建议北京市成母牛在200头规模以上的牛场可以建立4个组群:高产组群、中产组群、低产组群和干奶组群。初产牛可以安排在产房饲养15天左右后,依据产奶表现进入组群,高、中、低产的标准应根据各场实际状况而定,仅依据泌乳月而定似不太适宜。采用群饲法的奶牛,在泌乳期内会出现最多两次的转群,这会给经营者增加工作,但对提高产量和效益是有益的。因为群饲法可对组群按需要分别饲养,对高产组使用高水平的饲料,对中产牛可采取稳定的饲料等,从而使饲养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在北京市奶牛场中,群饲法目前是应用于后备牛,因为后备牛都是按生长月龄分群饲养。所以,成母牛改为群饲法饲养也是可行的。

          奶牛群饲法适应于使用完全混合日粮(TMR)。这种日粮是按奶牛产奶,维持、生长、运动和繁殖等营养需要,将切短的粗饲料和精料混合,按1:1的比例加水调制,用机械搅拌均匀配合的全价日粮。

          使用完全混合日粮群饲法的优点,在于可依据产奶量水平对不同组群的奶牛使用不同的饲料配方,因此可对奶牛采食的日粮精确限量。由于采用完全混合日粮实施自由采食,奶牛在24小时内每次少量地、逐步地多次进行摄取,因此有利于丰富饲养。由于是完全混合,可以排除奶牛对某一特殊饲料的选择性(挑食),因此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利用最低成本的饲料配方。完全混合可按日粮中规定的比例混合,减少微量元素缺乏的偶然发生和减少消化系统的障碍或失调。同时有利于机械化饲养,节约劳力。但也并非十全十美,其缺点主要是,必须具备能够进行彻底混合的饲料搅拌设备;各组群由于产量有别,因此饲料配方不同,需要分别进行搅拌;奶牛流动会给有关记录和测定带来不便;不利于现在奶牛场中推行的按牛订产计酬的管理办法,需要将这种办法改革为按人按组群订产计酬;群饲法不适用于放牧的奶牛群。

         3   奶牛群饲法前景

         通过多次的实地调查,我们认为北京市奶牛场目前的牛舍设施如完全照相馆搬国外的模式进行改造以适合群饲法,会造成资金的大量投入,但因地制宜进行部分调整还是可行的。现在国内已经生产饲料搅拌车,奶牛场可以利用现有的饲料加工设施和场地建立小型的饲料搅拌站,也可以和相距较近的奶牛场合建饲料搅拌站,搅拌后的完全混合日粮,用简易的运输工具送到牛舍即可适应奶牛群饲法的需要。

          奶牛的组群将打破现在相对固定的模式。可以利用现有的牛舍安排不同的组群,如果奶牛场全部采用完全混合日粮群饲法,饲养人员将会减少,人均管理头数与劳动生产率将会相应提高。我们设想,采用群饲法后,牛场的饲料组可以承担完全混合日粮的制作、运输与投入,饲养呐喊可以不必设置。当然,典型日粮的设计和奶牛的调动等还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来完成。目前,大部分奶牛场已开始使用微机管理,这将有利群饲法的实施。

          1985年,北京农业大学周建民先生进行了完全混合日粮(TMR)的饲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传统的饲养方法相比较,其泌乳曲线稳定,产后泌乳高峰期较长,全期泌乳量增加334千克。同时奶牛产后体重恢复较早,减重较少,试验组减重45千克,对照组减重89千克。试验组产后80天体重开始恢复,产后150至305天间增重75千克。试验组干物质摄取量(DMI)有明显的增加,对照组为每百千克体重进食2.5-3.5千克干物质,试验组则可达3.5-4.5千克。

         奶牛群饲法和完全混合日粮(TMR)是需要同时采用的技术,只取其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我们建议奶牛经营者改进传统的个别饲养法,采用群饲法和使用TMR饲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