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母牛繁殖力的措施
    日期:2003-08-19 00:00  编辑:   来源: 养牛学  查看:
    核心提示:

           为了提高母牛的繁殖力,应重点抓好繁殖技术中的下列几个环节:

           (一)做好母牛的发情观察  牛发情的持续时间短,约18h,25%的母牛发情征候不超过8 h,而下午到翌日清晨前发情的要比白天多,发情而爬跨的时间大部分(约65%)在18时至翌日6时,特别集中在晚上20时到凌晨3时之间,爬跨活动最为频繁。约80%母牛排卵在发情终止后7-14h,20%母牛属早排或迟排卵。据报道,漏情母牛可达20%左右,其主要原因是辨认发情征候不正确,怀孕母牛有5%-7%会表现发情。

        (二)掌握适时输精的技术环节  把一定量的优质精液输到发情母牛子宫内的适当部位,对提高母牛受胎率是非常重要的。牛一般在发情结束后排卵,卵子的寿命为6-lOh,故牛在发情期内最好的配种时间应在排卵前的6?7h。在实际生产中当母牛发情有下列情况时即可输精,①母牛由神态不安转向安定,即发情表现开始减弱;②外阴部肿胀开始消失,子宫颈稍有收缩,粘膜由潮红变为粉红或带有紫青色;③粘液量由多到少且成混浊状;④卵泡体积不再增大,皮变薄有弹力,泡液波动明显,有一触既破之感。

          (三)提高输精效果  肤了适时输精外,尚可在输精的同时净化子宫,以提高受胎率。其方法为在母牛配种前后用红霉素100万U,蒸馏水40ml,稀释后用于子宫净化。也可应用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在配种前8?12h子宫注射硫酸新斯的明用lOmg和青霉素80万U生理盐水30-50ml混合液。

          (四)注意牛的营养  牛的营养水平对繁殖的影响已有很多讨论。为了提高牛的繁殖力,应当加强牛的营养供给,特别是对于高产牛(如奶牛)在妊娠期的营养水平。为牛提供均衡、全面、适量的各种营养成分,以满足牛本身维持和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对初情期的牛,应注重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营养的供应,以满足其性机能和机体发育的需要。但对牛的研究表明,特别是过高的营养水平,常可导致公牛性欲及母牛发情的异常。所谓种用牛体质,即是指种牛不应过度肥胖或消瘦。青饲料供应对于非放牧的青年牛很重要,应尽可能给初情期前后的公母牛供应优质的青饲料或牧草。
         
          (五)加强牛的管理  在牛的繁殖管理上,要注意牛场环境的影响,尽可能避免炎热或严寒、特别是前者对牛的影响。实践和研究都证明,炎热对牛繁殖的危害要大大高于寒冷。在炎热季节,重点是加强防暑降温措施。例如,可采取遮荫、水浴、降温等办法降温。
        要注意母牛发情规律的记录,加强流产母牛的检查和治疗,对于配种后的母牛,应检查受胎情况,以便及时补配和做好保胎工作。
        要做好牛的接产工作,特别注意母牛产道的保护和产后子宫的处理。实践证明,给产后母牛灌服初乳或羊水,能促使胎衣排出,大大减少母牛产后的胎衣不下,同时对母牛产后的子宫复旧有一定效果,从而缩短产犊间隔。
        为了提高牛的繁殖效率,应当保持合理的牛群结构。不同生产类型,基础母牛占牛群的比例有所区别,乳用牛约为50%-70%,肉牛与乳肉兼用牛约为40%?60%比较合理。过高的生产母牛比例,往往使牛场后备牛减少,影响牛场的长远发展;但过低的生产母牛比例,也可影响牛场当时的生产水平,影响生产效益。
        对于种用牛,要注意运动,以保持牛旺盛的活力和健康的体质,也有利于预防牛蹄病。一般情况下,牛以自由运动为主。对偏肥的种牛,一方面可从营养上进行必要的限制,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强迫运动,锻炼其体质。

           (六)积极防治牛的不孕症  这是提高牛繁殖力的直接措施。
        如前所叙,牛的不孕症类型很多,病因也很复杂。因此,必须分门别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对于先天性和生理性的不孕,如公、母牛生殖器官发育不正常,子宫颈狭窄、位置不正、阴道狭窄、两性畸形、.异性孪生母犊、种间杂交后代不育、幼稚病(即功能性不孕)等,应注意选择,淘汰。异性双胎中90%以上母犊先天不孕,应及早淘汰。此外,老龄母牛繁殖力减退,也应及时淘汰更新。

        对患传染性疾病如布氏杆菌病牛或滴虫病牛,应严格执行传染病的防疫和检疫规定,按规定及时处理。对疑因传染病引起的难孕牛或流产牛,应尽快地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传染病的蔓延。对于子宫或卵巢炎症等一类非传染性疾病,应根据发病的原因,从管理、激素治疗等方面着手,做好综合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