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附红细胞体的综合防治
    日期:2011-05-20 11:53  编辑: admin  来源: 乳业时报  查看:
    核心提示:奶牛附红细胞体的综合防治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寄生于人和动物体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内的病原体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发热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溶血性传染病。常发生于夏、秋季节,主要由蚊蝇及吸血性昆虫叮咬传播。奶牛附红细胞体病在临床上时有发生,其主要表现为高热、贫血及可视黏膜的黄疸、消瘦等一系列全身症状,给畜牧业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一、流行病学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附红细胞体的寄生因种不同而具特异性。牛的附红细胞体种只感染牛,而不感染绵羊、山羊和鹿等。传播途径是直接接触传播。吸血昆虫如蚊、蝇、虱、蜱及小的啮齿类动物为传播媒介,也可能通过子宫感染。感染无年龄区别,新生犊牛、育成牛和成年牛都能感染。发病以6月末7月初开始,9月份停止,即夏秋季节。此时,正是高温多雨季节,杂草丛生,高温高湿,为蚊、蝇、蜱滋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促使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二、临床症状
       
        被感染的牛病初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少,体温39.5℃——42℃,心律不齐,继而呼吸加快(30——60次/分),走路缓慢,不稳,尿液呈谈红或黄色,粪便发暗,血液稀薄,皮肤及可视黏膜苍白或黄染。后期病牛四肢无力,卧地不起,孕牛流产,颈静脉怒张,体温基本正常,全身肌肉震颤,消瘦,最后衰竭死亡。
       
        三、剖检变化
       
         可见皮下水肿,粘膜、浆膜、腹腔内的脂肪、肝脏等不同程度的黄疸。真胃粘膜有出血斑、肠粘膜出血,全身淋巴结肿大,心包积液,腹水增多,脾脏肿大,胆囊肿大,胆汁充盈。
       
        四、实验室诊断
       
        1、鲜血压片
       
        采病畜血液一滴加倍量生理盐水稀释,滴于载玻片上覆以盖玻片,在16×40倍视野下可见红细胞周围及血浆中有球形、椭圆形、颗粒状的摆动、扭转的附红细胞体,同时红细胞呈齿轮状。
       
        2、涂片染色
       
        鲜血涂片,用姬姆萨染色,在16×100倍油镜下可见红细胞表面和周围有大量椭圆形的多形态紫色虫体,红细胞呈三角形、四边形、星芒状等不规则形状。
       
        五、治疗
       
        对病畜应隔离治疗,专人护理,精心饲养。
       
        1、症状较轻   
       
         病牛尿液淡红或黄色,粪便发暗,可视粘膜有一定程度的苍白、黄疸,体温升高,但能够站立行走,稍有食欲。
       
        (1)血虫净3——5毫克/千克体重用生理盐水溶解后深部肌肉注射,一天一次,连用2——3天。
       
        (2)土霉素50毫升皮下注射,一天一次。
       
        (3)对症治疗,安乃近30毫升肌肉注射,止血敏20毫升肌肉注射。
       
        (4)补液,10%葡萄糖1000毫升,5%葡萄糖生理盐水1000毫升,维生素B12 20毫升,维生素C20毫升l,一次静脉注射,连用2——3天。
       
        2、病情较重   
       
        病牛卧地不起,食欲废绝,精神沉郁,可视粘膜明显黄染,体温降低,血液稀薄,身体明显感到衰竭。
       
        (1)土霉素50毫升皮下注射,一天一次。
       
        (2)取健康牛的新鲜血液1000毫升,给病牛缓慢输血。
       
        (3)补液,有必要的时候,要注射安钠咖。
       
         六、综合预防措施
       
         本病目前尚无疫苗,只能在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注意做好环境卫生。有试验证明本病可以通过皮下、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所以要防止昆虫叮咬,驱除体外寄生虫,注意医药器械的清洁消毒,注意饲草、饲料不受红细胞体病原的污染,加强消毒,以切断空气传播。另外,本病为人畜共患病,兽医应注意自我保护。具体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
       
        要加强日常消毒工作,坚持自繁自养,如确实要引进时,必须确认无病才能转入牛群饲养。一旦发生本病,应立即采取隔离、封锁、消毒等措施。
       
        2、杀灭蚊蝇及其他吸血昆虫
       
        由于本病可以通过皮下接触传染,所以蚊虫叮咬可以传播本病,这也是夏秋季节本病多发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加强日常的杀虫工作。由于一些体表寄生虫容易寄生于奶牛的尾根凹陷处,定期针对性的对牛群体表杀虫也相当重要。
       
         3、加强平时的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牛群稳定,防止应激反应。应激对本病具有严重的影响,饲养管理稳定的牛群很少发病,存在应激反应的牛群一旦发病,病情相当严重,感染率均较高,死亡率也较高。
       
        4、做好日常圈舍的卫生工作
       
        本病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所以饲料、饮水以及粪便等都可以传播疾病,特别是在奶牛抵抗力降低时,更容易引发本病,因此,要加强日常圈舍的卫生工作,同时要做好通风换气。
       
        5、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