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牛所:平衡奶农利益与乳业安全
    日期:1970-01-01 08:00  编辑:   来源: 消费日报  查看:
    核心提示:

      所谓“托牛所”,是类似于“托儿所”的一种奶牛管理机制,在“托牛所”,奶农可以托管购买的优质奶牛,牧场收取一定费用,为养殖户提供牛舍、优质牧草、统一挤奶、医疗防疫等一条龙服务,通过规模化的集中饲养,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原奶品质。简而言之,奶农将奶牛托付给牧场,由牧场提供统一的标准化管理,收益按比例分成。

        自从去年发生三聚氰胺事件以来,散养奶牛的原奶质量受到广泛关注,牧场与散户长期并存,是目前我国奶业发展的现实。在当前,国内散户奶源供应的原料奶,占需求总量70%%以上,即使是国内牧场化程度较高,参与建设9座万头以上规模牧场的蒙牛乳业,其来自现代化牧场小区的牛奶也在50%%以上。因此,国内的奶源一直薄弱、分散、规模小,这从根儿上掐住了产业发展的脉门。

        日前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延长原料奶收购贷款中央财政贴息政策期限的通知》,将原定的贴息期限由3个月延长到6个月。虽然这一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乳企和奶农的压力,但要彻底解决原料奶的品质问题,还需要企业联合奶农共同加强自身的修炼。

        乳业协会一位专家指出,作为保证乳品安全的首个关卡,原奶的质量决定了牛奶产品的品质,而牧场散户长期并存的现实,决定了乳品企业必须两条腿走路、在建设自有牧场的同时,带动奶农共同提升原奶品质。

      因此,如何在维护散养奶农的利益与保障原奶品质之间找到平衡点,是摆在国内奶业面前的一大难题。而“托牛所”的出现,是平衡两者关系的行之有效的办法,虽然“托牛所”未必是奶业发展的最终形式,但契合当前的形势。

        对于广大散养奶农来说,符合国家标准的牧场可以为奶牛提供现代化的养殖。举个例子,一般奶农不知道牛要“修脚”,而经过“牛蹄修剪”之后,牛更愿意活动,能增加产奶量,这种服务一般只有在大型牧场才有。

        不过,目前仍有许多奶农对于“托牛所”不感冒,其原因在于“托牛所”在提供现代化养殖服务的同时,势必增加养殖成本,这个成本最终将由牧场和奶农共同分担。一些奶农觉得“托牛所”会暗中挤占奶牛拥有者的利益。从笔者了解的一些信息来看,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但不能因此否认“托牛所”这种方式,而应从机制本身存在的问题去寻找解决办法,比如,将养殖的成本详细列入合同,在收益中明确双方承担的比例,做到透明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