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奶业站起来!
    日期:1970-01-01 08:00  编辑:   来源: 半月谈  查看:
    核心提示:

      三鹿奶粉事件是令人震惊的丑闻,是令人痛心的悲剧。三聚氰胺,一种曾经陌生而今家喻户晓的化学品,揭开了牛奶行业的“潜规则”、“公开的秘密”,也击中了中国奶业发展模式的软肋。

          然而,在谴责不良企业、严惩不法分子之外,我们还要思考中国奶业的明天。中国的孩子需要质量有保证的牛奶,中国200多万户奶农需要一个稳定发展的产业。那么,在养殖、收购、加工、监督等环节,中国奶业该怎样重塑产业链,才能重新站起来呢?

          牛在哪里养

          此次三鹿奶粉事件起因虽在奶站环节,但业内人士其实更担心养殖环节问题的爆发。目前,我国乳品工业高速发展,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分散饲养科技水平低下的现状。

          目前,我国存栏20头以上的奶牛规模养殖比重只有31%。奶农普遍沿用传统养殖方法,疫病与残留概率大,形成食品安全事故隐患。长期以来,扣除劳动力成本,奶农几乎无利可图已是不争的事实。当源头环节问题丛生,奶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显然只是一句空话。

          中国奶业要走出困境,提高奶牛规模养殖的水平,是从源头上治理安全问题的关键环节。“从长远来看,我国应该推动规模化养殖,降低散养比重,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如果能够实现统一管理、集中挤奶等标准化饲养,中国奶业就会取得实质性进步。”农业部畜牧司畜牧处处长谢双宏说。

          目前,中国奶牛规模化养殖主要有奶牛养殖小区、企业自建牧场以及奶牛养殖合作社等几种形式。河北省望都县民强奶牛养殖有限公司是蒙牛在当地托管的奶牛养殖小区之一,实行集中规模养殖。董事长刘春发说,养殖户把牛寄养在小区,直接和蒙牛公司结算奶款,小区只向养殖户适当收一些管理费,小区挤奶、运奶都是封闭运行,少了中间环节,质量安全有保障。

          结合中国国情,要改变分散饲养的局面,奶牛合作社也是可选道路之一。内蒙古奶联社是我国运行较为成功的奶牛养殖合作社,由企业搭建技术、管理、现代化设施设备和资金平台,吸纳奶农现有奶牛以入股分红、保本分红、固定回报、合作生产等多种形式入社。

          奶联社的优势明显,一步实现“四化”:利用国内领先的牧场设施设备,确保生产规模化;利用自主创新的优质原奶生产集成技术,确保生产集约化;建立规范与标准,实现牧场运营标准化;上联奶农,下联乳品企业,实现共赢一体化。

          从技术角度而言,在奶牛养殖现代化过程中,标准化体系建设是关键环节。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长刘成果说,推行奶牛养殖标准化是转变奶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举措,是奶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是实现奶牛养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目前,一方面我国奶牛养殖标准不全,有些标准漏项、指标落后,另一方面标准化意识落后,一些标准在奶牛养殖生产中得不到落实。如何尽快完善标准体系、示范推广,中国奶业养殖标准化之路还很长。

          奶该如何卖

          从披露的案情来看,往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的情况多发生在收购环节,由此奶站的管理进入人们的视野。

          河北省行唐县是三鹿集团主要的奶源基地之一,很多奶农没有与乳品企业直接签订供奶合同,而是交到奶贩子经营的牛奶中转站,谁出价高卖给谁,奶贩子再倒卖给企业。行唐县一些奶农反映,奶农不可能往鲜奶里掺假,否则脂肪、蛋白质含量不达标,中转站都能测出来。中转站的奶贩子往鲜奶里掺假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夏天牛奶变味了,他们加点东西就没味了。

          行唐县奶站的混乱状况具有典型性,实际上,近年来建立的形式多样的奶站一直处于无序、失控状态,有相当数量的奶站甚至没有进行任何登记。对奶站这种经营实体,既没有专门的监管办法,也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这些严重问题和这种无序状态已经到了非整顿不可的地步,必须以最大的决心、最有力的措施加以整顿。”这是在最近召开的奶站专项整治会议上有关人士的断语。

          在为期一个月的奶站专项整治行动中,要达到三个目标:一是坚决杜绝各种掺杂使假行为;二是奶站监管100%覆盖;三是建章立制,为构建奶站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把现有奶站纳入严格监管范围之内是思路之一,有业内人士建议,从长远来看,有必要减少鲜奶收购的中间环节。如果奶农和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奶农直接向企业供奶,那么既可以保证牛奶质量,又可以把实惠落到奶农身上。

          厂往何处建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背景是企业为竞争奶源达到“饥不择食”的地步,只顾数量不管质量。河北省食品工业协会会长王银生说,河北乳制品产量巨大,奶源一直供应不足,企业间恶性竞争问题严重。

          当前,乳业已成为我国食品制造业中销售收入最高的行业之一,在高速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重复建设、布局不合理、加工能力过剩,竞争失序等问题。2007年我国乳业中小企业数量迅速膨胀,从1600家增至2000家,部分地区产能过剩甚至达到了一半以上。

          河北奶源基地主要集中在石家庄、保定、唐山三市,这些地方至少有10家以上乳品企业。一些新建企业在原有的乳品加工企业附近连续建厂,违背了国家关于乳品加工企业应相距60公里以上的有关规定。有些企业只收鲜奶不搞奶源基地建设,搞乱了奶源收购秩序,一些业内人士激愤地称其为“流氓式竞争”。

          事实上,今年6月份颁布的《乳制品加工业产业政策》,对不同地区的企业布局、准入门槛等已经作了明确规定。关键在于,乳品加工企业往往是地方招商引资的重点,能否在现实中真正落实有关规定值得关注。

          企业竞争奶源还反映出农企利益关系不紧密、奶业产业化程度低的事实。由于没有形成合理利益联结机制,在加工旺季,企业争购鲜奶,有的企业不论质量,往往使一些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隐忧;到了加工淡季,企业又对奶农百般压价,使奶农无利可图,甚至出现倒奶杀牛的极端情况。

          如何升级和完善现有的农企合作模式,避免养殖与加工环节两层皮?从形成合理原料奶定价机制来说,刘成果认为,对我国现阶段可实现的做法是使牛奶生产成本与收购价格挂钩,成本加上合理利润就是原料奶的收购价格。对于生产成本的测定需要定期调研,及时掌握成本的变化,然后进行协调,提出原料奶收购的指导价格,并进行监管。奶农、加工企业、协会、政府等部门和组织应该形成一个协调委员会,做好组织和落实工作。

          从合作模式来说,专家认为,可由企业出资建立奶业发展风险基金,奶农收益下降时,通过风险基金对奶农进行补贴;也可尝试由乳品加工企业以投资、入股的方式参与奶源基地建设,使企业与奶源基地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

          质由谁来保

          在望都县采访时,一家挤奶大厅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件事:挤奶厅本身没有检测设备,鲜奶都送到合作企业去检测。近一段时期,已有3批共计17吨鲜奶被企业检测出含“抗生素”。

          挤奶厅怀疑是企业故意“店大欺客”,把样品送到望都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技术人员告知没有检测手段,只好送往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检验,一周后的结果显示并不含“抗生素”。可是,企业坚持自己的检测结果,养殖户只好认倒霉。再后来的两批鲜奶,就没再送质检部门重新检测。

          这件事一方面说明企业利用技术优势,剥夺养殖户的利益,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看出基层检测手段的缺失,监督力量的薄弱。改善这种局面的一种思路是建立第三方检测,既可加强基层的质量监管力度,又可以协调企业与奶农之间的利益关系。

          在充实基层技术检测手段的同时,也应该从制度监管上进一步弥补漏洞,达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效果。专家建议:一要建立质量安全问题快速反应机制和执法协调机制,农业、工商、质检、卫生等部门协调沟通,形成监管合力;二要形成对有毒有害物质风险评估的机制,确定重点检测、监控对象;三要对掺假造假对象加强行政问责,除了深挖行业“潜规则”,加强对生产销售等环节的依法追究,还要对提供造假技术的人员和机构进行严处。

          除了加强预防措施,防止出现食品安全事故之外,还应该从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加大违法成本,对不良企业形成震慑。中国消费者协会法律顾问邱宝昌认为,多年来的消费者维权案例表明,目前消费者与厂家的博弈是绝对处于劣势的,这其实是对企业违法行为的一种放纵。

          专家建议,应研究赋予公益性的消费者组织诉讼主体资格,集中消费者的力量,帮助消费者维权;应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加大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力度,从原有的补偿性赔偿变为惩罚性赔偿,加大企业违法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