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均衡的奶业利益链
    日期:1970-01-01 08:00  编辑:   来源: 新京报  查看:
    核心提示:

      代理商指产品进入零售渠道代价高昂,奶农称奶价被奶站“垄断”

        乳业的利益链条,从奶农的家里延伸到超市的货架,涉及奶农、奶站、生产商、代理商、零售商等多个环节。在这个链条上,奶农与代理商,都认为自己的利益受到其下一环节的“挤压”。“如同车链一样,在一个产业链条上,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是润滑的。如果利益分布差异过大,产业链难以滚动向前。”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这样说。

        最大利润在渠道中?

        据业内人士透露,乳品在产业链条的传导过程中,利润绝大部分都“贡献”在了零售终端。

        “按照2007年年初的价格核算,一吨奶最后零售价格卖5000元,产业链条上农户连带成本占销售额的1800元左右,三分之二的销售价值体现在下游。”内蒙古奶联科技公司副总经理李兆林表示。渠道高利润的不对称发展模式,是国内乳业成长过程中的老问题。

        “治理零售渠道的高收费才能保证加工企业不向上挤压利润,保证奶农的利益。”三鹿奶粉北京地区总代理、北京世行商贸常务副总经理姚文华称。

        作为加工厂商与零售渠道的中间代理商,姚文华称,为了“讨好”零售渠道,扩大销售份额,厂商需要分出自己的利润来应付零售渠道的“高消费”。

        在“问题奶粉”事件爆发后,姚文华作为北京市商业联合会理事“上书”有关部门。这份9月22日递交的情况反映报告,透露了一款奶制品进入超市流通过程的缴费历程。

        据其透露,一种奶粉单品进入零售渠道“费用名目繁多”。以三鹿的某一单品为例,进入超市需要缴纳单品费用4万-5万元,奶粉上架陈列费1000元,在卖场摆放的“堆头费”3000元。此外,广告费、专架费、促销员管理费、节庆费等各项费用还有十余项。这些费用除代理商部分分担外,都要掏厂商的“腰包”。

        一位奶粉代理商透露,一桶奶粉的总利润可达100%。如出厂价为40元的奶粉,转手代理商后价格为80元,超市出售则要加价为100元。除赚取20元的批零差价外,超市还要另外收取20%的各项进场费用。

        姚文华表示,零售卖场的高额收费,直接导致厂商利润受损,利益链条向上游挤压利润,引起不良的连锁反应。记者就此咨询了部分零售企业。

        对于此种“一头暴利一头微利”的产业链模式,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表示,乳业产品在零售渠道遭高收费一直是厂商忧虑的问题,在乳品行业内部研讨会议上,很多厂家多次反映了渠道费用过高的问题。而一些乳企自建的渠道虽然能够保证其利润,但远不及零售综合卖场对消费者有吸引力。

        昨日,沃尔玛相关负责人对于零售渠道利润过高的问题不予回应,但称沃尔玛不存在进场费的问题。

        物美集团新闻发言人富宇也表态否认。他称,进入超市的商品,物美有严格的加价率,保持在7%-8%。对于大品牌的乳品产品并无太多费用。富宇表示,乳业产品的产业链条问题,主要源于生产厂商的恶性竞争,互相杀价,导致利润摊薄。作为零售商,解决产业链问题应该适当提价,以保证上游利润。

        奶站为何能长期存在

        奶站的存在基础就是国内奶农分布零散,规模太小,奶农缺乏集体议价的能力和条件。

        在中国奶业快速发展的10年中,“奶贩子”一直被行业诟病,他们之所以依附着行业能够一直生存,基础就是国内奶农分布零散,规模太小,奶农缺乏集体议价的能力和条件。

        据统计,目前我国饲养奶牛的农户210万户,但是20头以上的奶牛户只占20%左右,大多都还是家养三五头的小规模养殖。每家的产奶量很小,因此可将分散的奶源集中进行销售的奶站应运而生。据统计,目前有七成的散户都需要通过奶站售卖。

        去年到今年上半年,上游的原料奶经过了一次迅速上涨之后下跌的“过山车”。大兴区庞各庄镇薛营村奶农杨凤科认为,在这次“过山车”过程中,奶价上涨时,奶农的利润因为饲料上涨被抵消掉相当一部分,剩下的微薄利润还要被奶站“侵吞”。他表示,奶站不仅垄断价格,而且长期克扣奶钱,使得奶农不得不长期依附于他们。如果与奶站关系不好,就可能面临被拒收的风险。

        据本报记者了解,杨凤科卖给奶站和企业从奶站收奶的价格差别,可达1元/公斤。这1元的差价,占杨凤科当时售价2.6元/公斤的四成。

        奶站不仅侵吞上游分散奶农的利润,而且当需求旺季来临时,还趁机抢夺奶源,出售给一些小加工厂,赚取差价,使得奶源市场更为混乱。

        此次事件之后,农业部要求全国开展奶站专项整顿,要求奶站100%进入监管范围。据农业部发布的消息,河北省截至10月6日,已取缔问题奶站102个,停业整顿33个。整顿前,河北省共有奶站站点3529个,其中流动收奶点占全省奶站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

        散户奶农处于最弱环节

        在价格的制定上,散户奶农缺少话语权。业内人士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奶业至今未形成一个供需调整的价格机制。

        在天津郊区某养殖小区工作的老张,最近一直没有闲着。

        “加工企业已经派人下来督察,现在小区机器挤出的奶已经不用再倒掉了”。老张一边忙着给生病的奶牛输液,一遍念叨着,“一头每天产奶15公斤的奶牛,就要吃掉40公斤草,8公斤精料,再加上人工费每天50元……”本就利润有限的养殖户老张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西安乳业协会会长王伟民从奶农那里收集到的数据表明,奶牛的饲料在大幅度涨价。原来一袋全价饲料90元,现在涨到了104元,40公斤一袋的麸子去年年底的时候是38元,现在成了60元;棉籽饼70公斤1袋的原来是115元,现在是170元,70公斤1袋的豆饼原来是160元,现在是280元。

        王伟民曾问当地的奶农,奶价多少才能维持下去?奶农回答:每公斤2.80元就可以维持,要想赢利,必须在3.00元以上。

        这显然与当地1.9元的价格相差太多。

        主要还是我们国内的原料奶没有形成一个价格机制。”王伟民说,这就使得困局时有发生。

        在西安地区,乳品企业给大型国有奶牛场的牛奶收购价是每公斤3.00元,按照这个价格,这些奶牛场肯定是赢利的。给奶牛饲养小区的价格是2.80元到3元,给一些奶贩子经营的奶站是在2.6元到2.8元,但是一般散户无法享受到这个价格。

        “中间隔了一个奶站的环节,大多数奶农拿到手的牛奶收购价一般是2.00元,好一点的可以拿到2.20元,不好的就只能拿到1.90元了,中间的差价被奶站拿走了。”王伟民说,更为根本的原因是,奶业从未形成一个供需调整的价格机制。

        王伟民说,奶农一直没有话语权,在奶源短缺的时候,各家各户都来抢奶,纷纷抬高奶价抢购,奶源相对过剩的时候,都纷纷压级压价。这种情况恰恰在去年表现得最为明显。

        奶源保障还需具体措施

        对于振兴中国的奶业,政府已经出台相关的政策,为促进中国乳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在奶源问题的解决上,还期待相应的具体措施。

        在奶价走过山车的时候,相关政府部门在去年9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又出台了《乳制品加工业产业政策》,支持国内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大企业。

        但是在奶业基础的奶源问题上,仍有待推出具体的措施。

        今年初,相关政府部门又对牛奶实行了临时价格干预措施,销售终端又取消了禁止捆绑销售的自律规定。终端价格上涨途径被封锁后,乳制品企业的利润明显下滑,自然对原料奶的价格尽量挤压。这些下游的压力纷纷折射到上游???一个个奶农身上。

        “农户卖1公斤奶赚2.5元,企业加工250毫升的一袋奶卖1.5元,而超市卖这袋奶则要2.2元至2.5元。”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介绍,如果整个产业链条上的利润按照100%来计算,那么养殖环节的利润分成只占10%,加工企业约占到35%,而零售环节占到55%左右。利益分布不均是乳业产业链最大的顽疾。

        在国内乳业的产业链条上,与“奶贱伤农”相对应的并不是供大于求的正常市场规律,供不应求的奶源之争是长期现象。

        李胜利指出,在1999年中国乳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之后,国内一些奶业巨头奉行先抢占市场的政策,在奶源基地的建设上十分薄弱。

        而相关政府部门为达到招商引资的目的,提供给加工企业土地、启动资金等优惠政策,却忽略了空间布局规划,不设置准入门槛。使得一些地区出现一个市内,在二三十公里范围内出现两个日处理达300吨到600吨的加工企业,必然促使奶源的恶性争夺。

        ■ 专家访谈

        “奶业两年内有望全面恢复”

        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奶业协会副会长王丁棉认为,奶源始终是中国奶业发展的致命伤。

        风波并未散去,经过10年高速发展之后,奶业是否会因此而放缓发展速度?对话奶业专家:

        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奶业协会副会长王丁棉认为,高速发展的奶业随之滋生不少问题,风波过后,奶业或将回归正常发展速度。本次风波中,广州本地乳企未检出三聚氰胺。

        《新京报》:奶源受到污染,使得此次风波奶业巨头无一幸免,你怎么看?

        王丁棉:业内均知我国的奶源质量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奶源质量始终是中国奶业生存发展的致命伤。受到污染一方面是因为有人故意造假,一方面是环境中(从产乳后到加工前)受到污染。

        此外,奶源还存在人为搀杂添加剂的问题,以达到相关营养物质检测指标。

        由于奶源质量存在问题,为了防止安全问题发生,当前乳品企业普遍采用高强度的杀菌方法,那么必然使得营养成分和风味流失。

        《新京报》:此次国内几大巨头几乎无一幸免(三元唐山一家子公司也被查出),你认为是否会引发原先市场格局的变动?

        王丁棉:肯定会的。事件的暴发导致了整个乳品行业的意气消沉不振,元气大伤,行业利润严重下滑并迫使更多的企业处于更加艰难的经营状态。随着一些以牛奶为原料的糖果等食品接连被检出三聚氰胺,企业的污损面在增大。

        一线阵营的蒙牛、伊利,风波可能使利润率更低。二线的三元有可能3到5年追赶上来。

        整个行业的利润率去年保持在4%到5%,今年保持在1%到2%就很不错了。

        这场危机的最低谷波峰期可能要维持两三个月之久,至明年中期前仍会处于一个恢复期中。整个事件的阴影淡化直到出现全面的复苏,也许还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新京报》:这10年来,奶业一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发展,风波是否会使得高速发展的奶业有所放缓?

        王丁棉:过去10年,是中国奶业非正常速度的发展阶段。快速的扩展,伴随产生了系列的问题,如污染问题、添加剂问题、抢夺奶源等。

        我认为,这次事件也将促使奶业回归正常的发展速度,这对乳业发展是好事。

        从奶牛正常繁殖角度等因素来看,奶业保持10%的增长速度是正常的,国外发达国家普遍水平为8%到12%。

        中国市场潜力确实很大,但是造成了之前“一窝蜂”抢夺市场的情况。造成当前产能过剩、奶源短缺的局面,“一窝蜂”滋生出很多问题。

        ■ 相关背景

        进进出出的外资乳企

        1995年开始,国际乳业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但多因水土不服在数年后出现阶段性失败,此后部分外资以参股的形式“反攻”中国市场。

        2001年到2005年,一直被誉为朝阳产业的我国乳品业,在几年来长足发展和国内新老乳业巨头近距离搏杀日益激烈的同时,早期在华登陆的国际乳业巨头,终因“水土不服”尽显疲惫之相,纷纷从生产环节撤出,寻求其他形式的合作。从而宣布洋品牌进军中国乳品行业阶段性战略失败,上演了集体撤退的景象。

        从1995年开始,国际乳业巨头纷纷进入中国。世界排名第一的“雀巢”、第二的“卡夫”、第四的“达能”、第五的“帕玛拉特”、第八的“雪印”以及排名十名以后的“明治”、“联合利华”、“森永”均先后投资中国市场,在我国建立奶品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他们带来了资金、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我国的乳品企业也正是在这段时期开始大规模发展的,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整体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当时中国只有几千家小型牛奶加工厂,众跨国巨头都为有独霸中国市场的机会而窃喜。

        但由于大多数外资企业对中国国情缺乏深刻了解,对奶源控制能力弱。在产品定位和价格方面,也有水土不服的地方。因为国外的牛奶已与面粉、盐等一样是日常必需品,很难有产品差异,所以传播上面的投资很少。这样,中国的消费者通常会不知道或想不起购买国际品牌。

        在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王丁棉看来,在中国乳业市场整顿和资源整合期间,跨国乳业的集体撤退并非偶然,“不过这些巨头们实际上是以退为守,坐山观虎斗,伺机而动”。

        2005年12月1日,经过近5年“推手”,石家庄三鹿集团与新西兰恒天然集团联合宣布,双方已就成立一家合资企业达成协议,恒天然集团将认购石家庄三鹿集团43%的股份,注资额为8.64亿元人民币(合l.07亿美元)。当时有分析指出,此次交易作为外资乳制品企业在中国最大的投资项目之一,也将是外资乳业巨头战略性撤退中国市场后开始返攻的一个重要标志。

        事实上,2005年一年间,国内乳制品第一阵营内的蒙牛、伊利、三鹿等企业均与外资达成合作,外资乳业从行业舵手变为了幕后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