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真菌病
    日期:2003-08-23 00:00  编辑:   来源: 奶牛疾病图谱  查看:
    核心提示:

      皮肤真菌病(Dermatomycosis)


          皮肤真菌病是由疣状毛癣菌引起的一种以脱毛、鳞屑为特征的慢性、局部表在性的真菌性皮肤炎,俗称为钱癣。
          本病为世界各国流行,因其传染性强,在舍饲奶牛场,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极易造成多数牛被感染发病,并且通过病牛也易引起人的感染,故在公共卫生上应予以重视。


      病    原
          本病主要病原是疣状毛癣菌。从病变边缘拔出来的毛在显微镜下检查可见分节孢子。在人工培养基上容易生长,但生长缓慢,生长时需维生素B1加肌醇。菌落呈皱褶状,呈白色至黄色。通常在25℃培养2周后,菌落直径可达5~20um。
          疣状毛癣菌的孢子对干燥和日光有较强的抵抗力。在土壤、干草和木头等体外材料上持久存在并保持其致病力。在牛棚内,孢子活力能保持4年,在日光照射下也可保持多日。
               极少情况下,须毛(发)癣菌也能引起发病。


      流行病学
          所有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牛都易感,但犊牛比成年牛更常发生。除牛外,绵羊、山羊、马和人都能感染发病。
          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病牛及其所用的刷拭工具和病牛接触的木栅、墙壁、颈枷、饲槽、牛床等,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将病传播。
      促使感染的因素有饲养管理不当、环境卫生不良、牛舍狭小、阴暗潮湿、饲养密度过大、营养不良、维生素A、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皮肤创伤和疾病等使机体体质差、免疫力降低而诱发本病。
      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季节性不明,但因冬季寒冷,奶牛群集,故增加感染机会。


      发病机理

        皮肤划伤或擦伤,促使真菌生长和局部感染并侵入表皮和毛囊。由于菌丝的穿透作用,使毛根鞘破坏,毛干脆弱,引起皮肤表面毛干断裂,出现红斑。随病时延长,表皮和真皮呈现出慢性炎症反应,导致上皮细胞增殖、角化,角质层集聚的细胞在周围的皮肤表面上形成短的乳头状突起,皮肤明显地出现鳞屑痂垫。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1~4周。初期损伤轻微,仅见局部不完全脱毛和鳞屑。随后逐渐的从其外缘以同心圆状向外扩散,形成直径可达1.0~5.0cm的圆形或卵圆形隆起。病灶被毛减少,界线清楚,被覆灰黄色或灰白色痂皮。痂皮坚实、干燥、变厚呈石棉样。痂皮脱剥后,可见到湿润、血样溃烂面。好发部位在眼周围、颈部;病灶表现有单一的、多发性和融合的。有的牛可遍布全身,波及头、颈、胸、腹、乳房和四肢等处。通常全身影响较小,但在初期和痊愈时期,由于剧烈痒觉,病牛与坚硬物体摩擦,使皮肤出血、溃烂和继发感染,引起皮肤增厚和苔藓样硬化。轻症者经月余、重症者经数月后,痂皮脱落,病变部位长出新毛而痊愈。已痊愈牛只因具有抵抗力而不再感染。


      病理变化
          病理组织学变化是病灶真皮和表皮呈现慢性炎症。角质层上皮细胞增数,呈现角化不全。在皮肤表面因细胞积聚形成乳头状突起。在皮肤角质层和毛囊之间可发现丝状菌丝。有些毛囊由孢子包围着毛囊鞘并使其损伤。在真皮和表皮中可发现小的脓肿。在真皮感染的毛囊周围可见有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集聚。


      诊    断
          本病的确切诊断,必须通过病原学诊断,对病原真菌进行直接镜检和分离培养。
          直接镜检  取病灶鳞屑、被毛或痂片,混于10%~20%氢氧化钠溶液中,放置15 min以上,稍稍加温使角质溶解,镜检。可见到垣状或镶嵌状排列的球状节孢子。
          分离培养  将采集的被毛、痂皮等病料,用生理盐或0.01%次氯酸钠溶液冲洗,用灭菌纸吸干后,接种在萨布罗葡糖琼脂或麦芽糖琼脂培养基上,同时加1%酵母、肌醇100ug/mL和氯霉素0.125mg/ml。,30~35℃培养。经10?14d后,菌落表面呈皱褶状,初呈天鹅绒状或蜡样光泽,后呈粉状或呈白色、黄色棉絮状。菌丝出现大量的小分生孢子,呈梨形或卵圆形、葡萄球样;大分生孢子呈纺锤形,细长似如鼠尾,用隔壁分成3~5个室。
          类症鉴别  诊断时应注意与皮肤疣和疥癣的区别。
          乳头状瘤  形状从肉柱或毛状的小结节发展到菜花状,表面呈鳞状或棘状,多半从表皮生出茎。非典型应作病理学检查。
          疥癣  疥癣的痂皮有一定的渗出物,刮取病料镜检,可检到呈龟形、背面隆起、腹面扁平、浅黄色的虫体。


      治疗
                多数牛钱癣具有自愈性,治疗的目的是促进炎症的痊愈过程。局部治疗  先将病灶局部被毛剪掉,清除鲜屑、痂皮等污物后,用2%~5%硫磺石灰、1%碘附或o.5%次氯酸钠液擦洗。局部用以下药物涂布:
          (1)3%~5%噻苯达唑软膏,1或2次/d。
          (2)10%水杨酸酒精乳剂(水杨酸10.0、石炭酸l.0、甘油25.0、酒精100.0)2或3次/d。
          (3)克霉唑或双氯苯咪唑乳膏,1或2次/d。
          (4)10%~30%过氧化氢尿素型软膏,2或3次/d。


      全身治疗
      (1)维生素AD注射液(1 mL含维生素A 50 0001U、维生素D 5 0001U)5?10mL,一次肌肉注射。
      (2)灰黄霉素6~7.5 mg/kg,一次口服,连服7d。
      (3)20%碘化钠(钾)溶液150?165mL,一次静脉注射,隔3?4d,再注射一次。


      预防
          对病牛应隔离饲养,彻底治疗。由于疣状毛癣菌能在土壤、牧草和被毛腐生2?3年之久,故应对病牛污染的环境,用5%硫化石灰溶液、0.3%~0.5%次氯酸钠溶液、1.5%硫酸铜溶液和甲醛溶液等进行消毒。在牛棚内,用克菌丹(红克丹)170~185g/90L饮水,在180~200kg的压力下做成喷雾剂,喷雾消毒治疗。
          加强牛群管理,保持牛舍环境、用具和牛体卫生,保证运动和日照;在饲养上要饲喂全价日粮,充分注意维生素及矿物质、微量元素的添加饲喂,增进牛只体质,提高抗病力。
          病牛经4个月后可自行痊愈。痊愈牛可产生免疫力多不再感染发病。前苏联已研制出LTF?130冻干疫苗(Sarkisor,1972)肌肉注射,间隔10?14d,注射两次,对尚未感染疣状毛癣菌的牛,可获得免疫力,原东德认为有效,目前美国仍无疫苗应用。
      因本病能感染人,故处理病牛的工人应带上手套,处理后应用碘附、肥皂等彻底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