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流行热
    日期:2003-08-22 00:00  编辑:   来源: 奶牛疾病图谱  查看:
    核心提示:

      牛流行热(Bovine epizootic fever)


          牛流行热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高热、流泪、泡沫样流涎、鼻漏、呼吸促迫、后躯活动不灵活。
      [病因]
          牛流行热病毒属弹状病毒,像子弹或锥形。与狂犬病病毒同为呈独特形状的一属病毒。
          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于蚊蝇多的季节流行,北方于8?10月,南方可提前发生,多雨潮湿容易流行本病。
          本病的传染源为病牛。病牛的高热期血液中含有病毒,人工静脉接种易感牛能发病。自然条件下传播媒介可能为吸血昆虫,因其流行季节为很严格的吸血昆虫盛行时期,吸血昆虫消失流行即告终止。这种具有特征性的流行方式,很可能与吸血昆虫有关。
      [症状]
          潜伏期3?7天。本病特征是突然发高烧41~42℃,连续1?3天。同时并发剧烈的呼吸急速(50~70次/min,有时可达100次/min以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全身战栗、流涎、流泪、反刍停止,泌乳量减少以至停止,待体温下降到正常后再逐渐恢复。病牛不爱活动,站立不动,强使行走,步态不稳,尤其后肢抬不起来,常擦地而行。病牛喜卧,甚至卧地不能起立,四肢关节可有轻度肿胀与疼痛,以致发生跛行。
          血常规可见白细胞中特别以嗜中性白细胞增多最为明显,其中以核型呈棒状的幼年型杆状核嗜中性白细胞的出现率最高(20%)。呼吸急促后,肺泡壁被激烈呼吸的机械性运动所破坏,因而空气向肺泡外泄漏,极易引起肺气肿,漏出的这些空气逐步从纵隔沿胸前而出现于皮下,指压这些部位往往出现捻发音。
          本病大部分病例呈良性经过,病死率一般在1%以下。急性病牛可于发病后20h内死亡,致死原因尚不清楚。
      [诊断]
      本病的特点呈群发,季节性明显,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结合病牛临床上的表现特点,较易作出诊断。但确诊本病,要通过分离病原体来确定。

      [防治]
          1.给病牛以优质的干草或青草,控制精饲料,减轻消化器官的负担;
          2.在病牛的身下要多铺垫草,另外,要尽量的每隔2~3h给病牛翻1次身,尽可能防止发生褥创;
          3.这种病在流行时间有严格的季节性,因此,在流行之前只要用能产生一定免疫力的疫苗作免疫接种,就能达到预防本病的目的;
          4.在治疗中,对于发高烧和呼吸急促的病牛,可根据症状给予注射退热、镇静剂。另外,由于高烧,出汗容易引起脱水,因此,应该用复方氯化钠和葡萄糖液按1:2的混合液进行补液,尽量防止脱水并补给营养。对已发生褥创的病牛,为了防止化脓性细菌的继发感染,应根据情况投予抗生素。另外还要根据症状给与强心剂。

            相关文章

            点击排行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