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奶牛场设计中牛群结构的划分
    日期:2010-07-27 16:31  编辑: 超级管理员  来源: 赫斯坦奶农俱乐部  查看:
    核心提示:
           李德生  张修刚  北京修刚畜牧科技有限公司


              规模化奶牛场的规划设计首先是选址,然后根据选址面积确定奶牛饲养规模。在确定饲养规模后,按照牛群结构各类牛只比例,确定牛舍建筑数量和面积。当前我国奶牛业正处于发展中,奶牛场规划设计缺少统一的行业标准,有些设计单位又缺少牛场工作实践,一个规模化奶牛场建设投资数千万人名币,应尽量减少设计建设失误带来的损失。
              1、 牛群结构划分
              我国奶牛场基本以自繁自养为主,奶牛场饲养的有不同生理阶段、不同年龄的奶牛,专业以经营后备牛饲养的在国内尚未形成,谈到奶牛场饲养规模通常指混合牛群饲养数量,其中包括:成母牛、犊牛、后备牛。成母牛中包括:泌乳牛、干奶牛、围产期牛。泌乳牛又分为:泌乳初期牛、泌乳中期牛、泌乳后期牛。除此以外有的奶牛场将初产奶牛集中饲养,单独组建牛舍。围产期牛也可分为:围产前期牛和围产后期牛。犊牛:由出生到6月龄小母牛统称犊牛,具体又可分为哺乳犊牛、断奶犊牛、犊牛。后备牛是育成牛、青年牛的通称,7-18月龄称为育成牛,为了方便管理、可根据设计饲养规模,按出生月龄分别将相近的3个月龄牛为一个群体饲养,我们将其分为小育成牛和大育成牛两个群体,7-12月龄为小育成牛,13-17月龄为大育成牛。18月龄以上至分娩的奶牛为青年牛,青年牛也可分为初妊牛和重胎牛两群体。
              2、 牛群结构与饲养工艺
              现代规模化奶牛饲养工艺强调分群饲养和群体管理,以便更好地实现现代饲养工艺和机械化。首先是落实TMR技术和奶牛饲养标准,同时也方便机械挤奶以及对牛群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哺乳期犊牛要求个体单独饲养,避免哺乳时争抢的应激和相互吸吮现象。哺乳期一般为45-60天为宜。犊牛去角是一项很重要的驯化工作,免去今后奶牛分群过程中,牛只争斗所造成相互伤害。
              断奶过渡期是指断奶后至4月龄以前这一阶段,强调饲喂优质粗饲料和营养浓度高的精料,一般不饲喂发酵饲料和多汁青饲料,并采取小群饲养。
              育成牛饲养特点是以粗饲料为主(占日粮干物质75%),控制能量饲料的含量和低质粗饲料的用量。为方便管理,将达到和接近配种月龄育成牛集中一起,便于发情观察及配种。
              大育成牛、青年牛一经检查确定妊娠,集中在一个群体饲养。怀孕初期和后期也要分开饲养,便于观察
              泌乳牛:有条件牛场可将一胎牛集中管理,因为一胎牛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特别关照;按泌乳阶段划分牛群还要综合奶牛产奶量情况。
              干奶牛不仅是不再挤奶,日粮变化也显著区别于泌乳牛,所以要集中一个群体饲养。
              围产期是指奶牛产前两周和产后两周,是奶牛特殊生理阶段,在这阶段奶牛生理、内分泌状态剧烈起伏变化,也是奶牛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调整好奶牛日粮和瘤胃功能,为今后产奶奠定基础。
              总体上讲牛群结构的划分,取决于长期对众多奶牛场生产管理的观察和数据收集,同时根据常年奶牛周转变化的集累,通常要求奶牛场年总受胎率为88-90%。
              年实际繁殖率为80-86%,母犊繁殖成活率为40-44%,后备牛投产月龄为24-26月。
              长期经验所得奶牛场牛群结构的划分如下:

       

      牛群

      %

       

      成母牛

      泌乳牛

      48

      干奶牛

      8

      围产牛(产后)

      4

      产栏

       

       

      犊牛

      哺乳犊牛

      4

      断奶犊牛

      4

      犊牛

      4

       

      后备牛

      小育成牛

      10

      大育成牛

      10

      青年牛

      10

              以上牛群结构划分只是一个基础数据,在实际应用中是可以相互调配使用的。


              3、 影响牛群结构变化的因素
              实际生产中牛群结构比例是动态的,受季节、产奶量变化、繁殖率、成活率、更新率、淘汰率影响。
              繁殖率:一个生产管理较好的奶牛场,繁殖率不应低于86%,母犊繁殖成活占繁殖数量的40-45%,(一般公犊多于母犊加上异性双胎,分娩过程胎儿死亡)如繁殖率低于86%,加上分娩过程母犊死亡等因素,会影响后备牛数量和比例。
      成活率:犊牛成活率应达到95%,较大规模奶牛场,由于犊牛相对集中、饲养密度大等环境因素,影响犊牛成活率,也将影响后备牛数量和比例。
              更新率:正常奶牛场每年更新率约占成母牛数量的28%左右,影响更新率除了上述繁殖率、成活率以外,后备牛投产月龄也是一项重要因素。后备牛培育工作已被引起重视,后备牛发育状态不仅影响到配种月龄,更重要会影响到投产后终身产奶量的发挥。更新率高出现成母牛数量和比例高。
              投产月龄:目前有些奶牛养殖提倡早期配种,这样可以缩短培育时间和培育费用,本人提倡把配种月龄和发育结合起来,15月龄、体重380kg为配种最佳时机,投产月龄平均控制在25个月以内。延长投产月龄会影响加大后备牛占牛群中比例。
              淘汰率:奶牛的淘汰有以下几种原因,首先是因疾病奶牛丧失治疗和饲养价值,属于被迫淘汰。其次是有选择淘汰牛群众劣等牛,是通过对奶牛生产数据的收集、分析,属于主动性淘汰。牛群中被迫性淘汰多了,属于主动性淘汰就会减少,牛群整体素质的提高就会减慢,不从根本上改变和提高饲养管理状况,而过于强调劣等奶牛淘汰,牛群数量就会不断减少,奶牛淘汰数量要取决于奶牛更新数量。
              牛群结构和各类奶牛在牛群中的比例是动态的平衡,经常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特别是我国南北气候、温度相差较大,还有季节因素的影响都要加以考虑,在规划设计上要制定相应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