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牧扬 奶业革命从“牛”开始
    日期:2013-02-06 11:54  编辑: admin  来源: 消费日报网  查看:
    核心提示:“中国奶业发展机遇与挑战”行业研讨会在北京威斯汀酒店举行。此次研讨会深入探讨就中国奶业现状、市场监管、奶制品质量提升、产业效能提高以及中瑞奶业中心二期项目等媒体关注的热点话题。

        “中国奶业发展机遇与挑战”行业研讨会在北京威斯汀酒店举行。此次研讨会深入探讨就中国奶业现状、市场监管、奶制品质量提升、产业效能提高以及中瑞奶业中心二期项目等媒体关注的热点话题。

         由于中国的奶牛养殖规模化程度偏低,虽然一些大型牧场的奶牛单产水平已突破8吨,但饲养成本偏高、利润偏低,中国的奶牛养殖成本优势已不存在,原料奶收购价格已大大高出全球平均价格,因而导致近四成的乳品加工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而且还导致部分乳品企业越来越依赖进口奶粉,与此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加强了监管,并引导乳制品加工企业加大对自有牧场的投资以保证他们的原奶供应,这也加大了对纯种奶牛的需求。

        针对我国奶业发展当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利拉伐东亚区总裁马克·伐科能表示:“中国乳业发展的步伐很快,变化很大,虽然2008年以来业内有很多公司都出现了动荡,但我们却更多地看到了积极的变化。利拉伐帮助国内众多乳品企业建立了从牧场到消费者这个过程中的监控点,保证乳制品的可追溯性,我们能断言:可追溯性可以应用于生产当中,可以监视生产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并获取客户真实的需求,进而在源头就开始采用标准程序,实现产量的增加和品质的提高,这些提升都具有重大意义。”

         在谈到具体的措施时,马克·伐科能着重指出,针对未来的中国市场,利拉伐将积极推动建设机器人全智能化牧场,它将为中国市场解决两个核心问题:第一,机器人牧场以高度的自动化缓解了行业内专业管理人才不足的问题;第二,机器人牧场为中国奶业的生产质量提供了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即通过实现原奶生产的机械自动最大化,彻底实现原奶生产的标准化及可追溯性。

         近十几年来,中国奶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到2011年中国奶牛存栏已超过1440万头,虽然中国的生鲜乳产量达到了3810万吨,约占全球总量的6%,已位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奶类占有量仅为27.3公斤/年,只有全球水平的25.5%。在2008年之前的10年中,中国奶业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而自2008年发生“婴幼儿奶粉”事件至今的几年中,中国奶业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其中2008年为0.87%,2009年为-0.98%,2010年为1.56%,2011年为2.1%,2012年估计为1.5%。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奶业的发展,帮助中国奶业企业提高乳品质量、提升牧场管理效率、增强奶牛养殖管理、增进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和改善饲养环境污染等问题,早在1985年,在利拉伐和中国农业大学的推动下,中瑞奶业中心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为奶业相关人员提供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奶业综合课程,并且侧重学术与职业技能的结合,在2009年,中瑞奶业中心二期项目也拉开帷幕,2011年7月,中瑞奶业中心委托中国农业大学通过笔试、面试录取首批13名学员前往瑞典进行相关专业培训。目前,中瑞奶业中心希望通过开展更专业的牧场管理人才培训,引进世界先进的奶牛饲养管理技术,促进国内原奶生产水平的提升,从而进一步支持中国奶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对此,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表示:“中瑞奶业中心这些年的运作是国内与世界先进乳业生产国成功合作的典范,我们目前为中国的奶业企业培养高级管理人才,但未来我们将为中国奶业企业培养更多的基础技术人才,从根本上保证中国奶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并真正提高中国奶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瑞典农业大臣埃斯基尔·埃兰德松、瑞典驻华大使罗睿德、瑞典农村事务部、欧盟协调与国际事务秘书局副局长图马斯·达勒芒与利拉伐全球市场营销及传播副总裁Benoit Passard、利拉伐东亚区总裁马克·伐科能、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蒙牛集团总裁助理王艳松、雀巢大中华区鲜奶收购及农业服务总监鄂华德、华夏畜牧总裁张家淇等业内高管、专家共同出席会议。

      来源:消费日报网 作者: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