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洋奶粉肉痛,买国产奶粉会心痛?
    日期:2011-02-15 11:45  编辑: admin  来源: 新华网博客  查看:
    核心提示:在长沙某超市,给女儿买奶粉的张女士告诉记者:虽然买洋奶粉肉痛,总比买国产奶粉以后心痛好,国产奶粉老出事,我实在不敢买给孩子吃了。(《扬子晚报》2月14日)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洋奶粉真的比国产奶粉好吗?是什么导致洋奶粉占领了中国的市场,而民族品牌逐步衰退?这难道是一场消费信任危机吗?这些问题需要答案,需要给国产奶粉企业对症下药。 在洋奶粉涨价不够卖,国

      在长沙某超市,给女儿买奶粉的张女士告诉记者:虽然买“洋奶粉”肉痛,总比买国产奶粉以后心痛好,国产奶粉老出事,我实在不敢买给孩子吃了。(《扬子晚报》2月14日)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洋奶粉真的比国产奶粉好吗?是什么导致洋奶粉占领了中国的市场,而民族品牌逐步衰退?这难道是一场消费信任危机吗?这些问题需要答案,需要给国产奶粉企业对症下药。

          在“洋奶粉涨价不够卖,国产奶粉打折不好卖”的背景下,近日美赞臣婴幼儿奶粉传出将涨价8%,一时间洋奶粉涨价风声再起。洋奶粉自2010年起已先后四次提价。而国产奶粉在超市终端的销售的确“憋屈”,销售勉强占30%左右,与“洋奶粉”相比远远处于下风。目前同档次的国产奶粉普遍比国外品牌便宜10—20元以上。美赞臣、多美滋、惠氏等国外品牌,售价从200元到300元不等;最便宜的是国产奶粉,一般价格在200元以内。即使有价格优势,消费者对国产奶粉并不“买账”。洋奶粉把持市场定价权,对国内奶业和消费者都不是好事。

          外资品牌奶粉大举占领国内市场,在高端奶粉市场份额迅猛增长到70%—80%。不仅仅是高端市场,进口奶粉也抓紧向二三线市场挺进。在垄断了一线城市奶粉市场后,美赞臣、雀巢、惠氏、多美滋等洋品牌通过改变包装、细化产品等运作手法迅速抢占此前由圣元、伊利等国内品牌占据优势的中低端市场。洋奶粉已占据我国奶粉市场半壁江山。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为惠氏、雅培等洋品牌调整产品线,推出适合二线城市的中低端产品;二是洋品牌的渠道已经逐步下沉到地级市的卖场、医院,并且陆续在当地设立了直供商。此前,我国二线城市及以下市场原本是国产奶粉的“大本营”。

          与洋奶粉的市场急速扩张相呼应,是消费者对洋奶粉近乎一边倒似的“偏好”。不少消费者在被问及给孩子选择何种奶粉时,很坚决地回答“进口的”。一个相关事实是,目前连乡镇百姓都想方设法购买进口奶粉,进口奶粉对国内乳品市场已经形成蚕食之势。

          “洋奶粉与国产奶粉的营养价值并无差异,消费信心是影响国产奶粉发展的最大障碍。”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院长姜微波教授指出,洋奶粉可能在生产工艺上比国内的乳品企业先进一些。有乳业专家认为,国产奶粉的利润空间一次又一次被压缩,在洋奶粉大举布局二三线城市和通胀压力下,国产奶粉或将提高旗下产品价格以缓解日益严重的成本压力。但对国产奶粉而言,涨价或许能解决燃眉之急,但却并非长久之计。

          笔者认为,国产奶粉丧失市场主动权,主要是因为消费者的信任危机。任何产品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就等于被判了死刑,而中国奶粉走到今天的境地又有多少是不可避免的因素呢?“三鹿”事件后人们普遍对奶业缺乏信任,从消费者为之害怕到今天的奶业行业为之害怕,“洋奶粉要钱,中国奶粉要命”,无论是主管部门的期望还是公众的反应,都预示着中国奶粉危机仍未消除。如今,中国奶业出现的市场大幅萎缩,不是因为洋品牌的价格低廉,而是因为消费者更信任洋品牌,

          “虽然买洋奶粉肉痛,总比买国产奶粉以后心痛好”、“洋奶粉涨价不够卖,国产奶粉打折不好卖”等现实版现象层出不穷,让国内关心民族奶粉成长的人们心疼,我们是自毁长城,失去消费信任。

      面对如此严峻的市场危机,我们是不是就只能被动地把市场拱手让给洋品牌?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短短数年奶粉市场发生了大幅倒退的现象,我们的主管部门和奶粉企业应该清楚地看到,消费者的选择事关企业的存亡!中国奶粉的东山再起要解决的也就是从制度上,从企业的商业道德良知上打消消费者的疑虑,给消费者足够的信心。

          笔者希望,中国奶粉企业经营的核心不单单是提供给消费者一份好产品,更重要的是通过向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让孩子的父母更多一份骄傲和安心!这也是中国奶粉企业破茧自救,获得民心的唯一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