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质牧草和高产奶牛真正地耦合
    日期:1970-01-01 08:00  编辑:   来源: 科技日报  查看:
    核心提示:

      中华民族饮用牛奶的历史悠久,早在5000年前我国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牧民就有养牛挤奶、食用奶制品的习惯。但是由于长期受以农耕文化为主流文化的深远影响,这种现在已作为发达国家现代农业重要标志之一的习俗或发展因素,长期被“挤压”到不被重视的边缘地位,结果导致了百姓已不习惯饮用奶,农业结构转型艰难,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甚至连发展奶业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专门用于牛奶生产的奶牛品种长期是空白,专门用于养殖奶牛的优质牧草品种也是微乎其微,种草、管草、用草的意识和技术一直非常薄弱,严重制约了奶业的发展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奶牛是以青饲料、粗饲料和精饲料搭配为蛋白质和能量来源的反刍动物。奶业发达国家多数以苜蓿干草为蛋白质来源,以玉米等作物的青贮饲料和一定量精料为能量来源。在满足奶牛机体对能量及生物性物质需要和保持奶牛产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优质青粗饲料是既经济又合理的奶牛饲养策略。

        我国奶牛养殖除一些集约化奶牛养殖区外,多数是以粗放型为主的,饲草料配置上秸秆占了很大比例,青饲和青贮饲喂还有很大差距,散养农户更是以秸秆养牛为主,形成养牛多?出奶少?效益低的数量型养殖模式,形成与发达国家的明显差距。

        奶牛是择食的,高产奶牛更是择食的。青草和青贮发酵的饲草是奶牛择食行为的首要选择。吃的是草,挤的是牛奶。吃得上好草,挤出来的才能是质优、量足、味香的牛奶。

        奶牛是高效转化器,由草到牛再到奶的产业链是高效的转化链。生物的高效转化途径和经济的高效转化链是耦合的、一致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发达国家建立和发展稳定高效草地农业的原因。但可惜的是,我国传统的以谷物生产为主的定向思维,造成长期粮、草分离生产,分离利用,即使养牛也要一边精心生产精料,一边饲喂秸秆,但恰恰对种草管理不善、投入不足、利用不合理,结果是阻断了奶牛的高效生物转化链,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养牛业的效率和效益。

        青青垄上草,浓浓奶飘香。转变观念,理清意识,“十五”奶业重大专项的优质饲草课题的攻关人员围绕优质饲草高效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进行了联合攻关,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目的是让优质牧草和高产奶牛真正地耦合起来,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草地农业,促进质量型奶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结构的真正转型,使我国农业向现代化迈出大大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