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部分县旗奶牛场金融风险调查
    日期:1970-01-01 08:00  编辑:   来源: 东方早报  查看:
    核心提示:

      地方政府逼贷、信用社放贷、农民借贷,轰轰烈烈的奶牛养殖“大跃进”,因养殖不善,产奶品质低,效益下滑,价格缩水,导致众多奶农无力还贷,巨额贷款已有“打水漂”之虞。“大跃进”的背后,一场规模巨大的金融风险正在形成。
          政府逼贷:造就奶牛养殖“大跃进”
          “念牛经,唱牛戏,发牛财”,是记者在包头市固阳县、土默特右旗等地农村常见的标语。
          在乳品企业奶源“争夺战”的刺激下,近年来不少地区兴起“奶牛热”,一些地方政府甚至还将奶牛养殖列入政绩考核,竞相扩大养殖规模。包头市的奶牛养殖“大跃进”即是各地“奶牛热”的一个缩影。
          2001年底,包头市提出将奶牛养殖业定为“富民工程”。为尽快扩大奶牛养殖规模,包头市还陆续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包头市奶业富民工程的决定》、《包头市奶业发展奖惩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要求“主要领导经常抓,分管领导重点抓,专门机构专门抓,各有关部门协调抓”。同时,为解决购牛资金问题,包头市及下属旗县政府还要求农村信用社提供贷款。奶农每购一头奶牛,一般可从当地的农村信用社获得5000元至1万多元不等的专项贷款。
          回收难:巨额贷款“命运”堪忧
          “2002年以来放出去的奶牛贷款回收率还不足20%。”面对记者,固阳县农村信用联社副主任王玉凯满面愁容。
          据王玉凯介绍,2002年以来,全县信用社累计发放奶牛贷款9000万元。贷款期限最初为一年期,因奶农还款困难,在地方政府的协调下只得一再延期。
          农村信用社本来资金规模小,奶牛贷款无法按期回收,致使大量资金被占压。据了解,固阳县信用社自有股金仅1000万元,不良贷款却多达5000万元。奶牛贷款只是靠不断延期,才未被列入不良贷款。
          在号称“内蒙古最大的奶牛养殖基地”的土默特右旗,农村信用社现已累计发放奶牛贷款4亿元,但到2004年底仅收回1亿元。
          越养越赔:奶农还贷有心无力
          记者采访了解到,因购进奶牛品质低,随着养殖效益下滑,奶牛价格缩水,众多奶农已陷入还贷有心无力的境地。在有100多头奶牛的土默特右旗美岱昭乡波罗营子村,奶农们说起贷款就叹气,称“落下了半辈子饥荒”!
          2002年底,村民樊明正花4.6万元购了三头奶牛,其中贷款3.6万元,信用社每月直接从奶款里扣利息,但至今贷款仅还了3000元。
          在固阳县、土默特右旗等地农村,与樊明正处境类似的奶农不在少数。
          据奶农们说,他们现在硬挺着不卖牛,首先是奶牛价格缩水严重,卖牛损失将更大。再就是为了应付信用社!如果牛在,平日只交贷款利息即可,一旦卖牛,信用社就将上门催还贷款。
          逼贷行为何日能叫停?
          虽然奶牛养殖“大跃进”的风险已现,但地方政府逼贷行为仍未停止!
          达茂旗农村信用联社主任刘建国诉苦说,2002年春以来,全旗已累计发放奶牛贷款6900万元,70%利息都收不回。但是旗委、旗政府却仍在施压,2005年以来社里只得又新放贷款2080万元。
          王玉凯告诉记者,农信社不像国有商业银行,有国家帮助剥离、核销不良资产。按规定,社里每年只能从存款余额中提取1%作为冲抵不良贷款的基金。巨额的奶牛贷款一旦打水漂,得有多少信用社散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