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百万农民转业为牧工奶业已超过种植业
    日期:1970-01-01 08:00  编辑:   来源: 新华网  查看:
    核心提示:

      奶农云卫东家饲养着12头奶牛,他所在的村子??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公喇嘛乡姑子板村如今是呼和浩特市最富裕的“奶牛村”,奶业已超过种植业成为全乡的支柱产业。

        随着奶牛饲养业的发展,居住在中国北方奶牛带的“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春种秋收”的传统生产方式正面临转变,云卫东等农民如“上班族”一般遵守着“养牛作息时间表”,并领取“月工资”。

        云卫东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去奶站挤奶,7点钟喂牛,然后清理牛圈;过后吃早饭,下地干农活;中午12点第二次喂牛,再次清理牛圈;下午5点第二次挤奶;晚8点第三次喂牛,并清理牛圈。

        奶农罗存劳是另一位由农民转为牧工的人,他每月都从奶站或银行“领工资”。这位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北义井乡真檀村的奶农说,过去只种地,一年只结算一次,饲养奶牛后,每月结奶款,月月有现金收入,一年收入有16万元。

        中国北方的“奶牛带”东起渤海沿岸,西到新疆,大体沿北纬40度线两侧分布。“奶牛带”气候适宜、植被良好、农牧业交错分布,是很好的养牛带。

        这条横亘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绵延数千公里的“奶牛带”,分布着100多家乳品加工企业,包括内蒙古伊利和蒙牛、北京三元等中国乳业巨头和中国南部的乳业公司在此设立的奶源基地、牛奶加工生产线。目前,中国北方的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已有上百万农牧民成为这些龙头企业“第一车间”的职工。

        云卫东的家乡和林格尔县是“奶牛带”中心区域的养牛大县之一,也是中国两大乳业龙头企业伊利和蒙牛的总部所在地。姑子板村村委会主任王三毛说:“以前农民一辈子就守着几亩土地。而现在通过发展奶牛养殖,农民已从种植业转向奶牛饲养业,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减少了,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1997年开始大规模养奶牛后,姑子板村目前有奶牛1600头,人均两头,户均10头。村里大部分家庭都买了汽车、拖拉机,并盖了新房、装了电话、配了手机。由于奶牛存栏数量迅速攀升,这里的玉米、饲草等作物的种植面积正在扩大,带动了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来自中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奶类总产量达2864.8万吨,人均奶类占有量21.7公斤,奶牛存栏1216.1万头,分别比2000年增长2.1倍、2倍和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