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联手中粮抢攻奶源基地
    日期:1970-01-01 08:00  编辑:   来源: 新京报  查看:
    核心提示:

      ■ 核心提示

        7月6日,国内最大食品业央企中粮集团,联合厚朴基金入股蒙牛20%,中粮成为蒙牛大股东。这是迄今为止中国食品行业最大一宗交易案,总价值61亿港元。原大股东董事长牛根生等一致行动人,持有蒙牛乳业的股权降至15.18%。中粮成为实际第一大股东。

        曾被评价为跑出“火箭速度”的蒙牛,一向标榜自己的民营身份“体制灵活”,但这个“灵活体制”随着中粮和厚朴基金的联手入股,而开始变得模糊。

        中粮集团出手化解蒙牛“危机”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表态:不会参与蒙牛经营,没有增持计划。这给了蒙牛发起人们足够的发挥空间

        今年4月,蒙牛披露2008年年报,去年亏损9.486亿,超过其2007年全年利润。

        从“三聚氰胺”事件曝光开始,蒙牛股价一路狂泄。蒙牛集团总裁牛根生的博客停滞在2008年9月17日,自此之后,一直没有更新。他最后的博客说,“面前一条是死路,一条是活路。”事态尚未平息,3个月后,蒙牛OMP事件又爆发。质检总局先称正研究蒙牛特仑苏牛奶OMP物质安全性,随后卫生部确认安全,但认定进口未报批。蒙牛品牌再遭阴云。

        2008年11月,牛根生在某聚会上称公司可能被外资恶意收购,一度激动落泪,并给柳传志、马云等国内企业家发了一封一万多字的“求助信”,寻求现金帮助。

        按照牛根生的说法,蒙牛是一家比较特殊的在香港上市的内地股权公司,股权极为分散,连持股10%左右的大股东都少有。国际上大股东持股低于25%是警戒线,如果低于25%,那么极有可能被恶意收购,而每年的八九月又到了股东集中卖股的时候。

        “与其不知道会被谁暗自买走,不如投靠一个最稳当的靠山,但是蒙牛不得不将大股东地位拱手让人。十年来,牛根生和蒙牛诸位高管辛苦创业,却难守住控股权,这对于蒙牛意味着什么?”招商证券分析师朱卫华说,双方强强联合,各取所需,这也是蒙牛要付出的代价。

        在7月7日的“中粮入股蒙牛”发布会上,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表态:不会参与蒙牛经营,没有增持计划。这给了蒙牛发起人们足够的发挥空间。也就是说,尽管出让了第一大股东位置,但是牛根生等一致行动人,仍将经营权握在手中。

        按照牛根生在发布会上的说法,今年3月,双方开始正式谈及合作事宜。但中粮和蒙牛最少开始有合作想法,可以追溯到2008年底,牛根生发出“万言书”后不久。

        外界不少说法都认为,“中粮入股蒙牛”源于宁高宁和牛根生两人的“私交甚笃”???两人都是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会员,宁高宁是荣誉主席,牛根生是轮值主席,在2008年比较频繁的交流中,碰撞出了商机。

        对此,蒙牛董秘郭伟昌13日对记者表示,“三胺事件”后,“公司何去何从,董事会肯定讨论过,但是当时基本未提及引入战略投资者问题。”此后,与中粮的合作,“主要是宁高宁和牛根生两人在理念上一致,在合作的讨论上也是一拍即合。”

        事实上,早在今年5月份,中粮就已经启动了入股蒙牛的实质性步骤。蒙牛乳业曾发布公告称,今年5月1日起,独立董事刘福春进入蒙牛董事会。记者查阅公开资料发现,刘福春曾任职于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业务策划部及综合办公室,也曾在中粮集团驻美国销售代表处任职,并担任中粮集团粮油部副部长及部长。

        神秘第三方

        厚朴基金低调入股

        引入厚朴基金,有利于优化蒙牛的股份制股权结构,形成“国有资本%2B民营资本%2B战略投资者”的多元化混合经营模式。

        “为什么选择蒙牛?很简单,蒙牛是好公司,蒙牛目前业务和管理基础是中粮最适合的合作公司”。

        “为什么选择中粮?宁总我很熟悉,其他的人不熟悉”。

        这是新闻发布会上,宁高宁和牛根生的对白。

        与二者的一唱一和,高调亮相不同,此桩交易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厚朴基金及其掌舵者方风雷,除了出现在公告里之外,其并未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厚朴基金是方风雷创立的一家私募股权公司,管理着25亿美元的资产,高盛和新加坡淡马锡控股为该基金提供支持。

        厚朴基金的国内总部设在金融街英蓝国二层一个不显眼的角落,类似红色印章的LOGO挂在了不大的办公区入口处,上面篆有繁体字的“厚朴”二字及其英文名字“HOPU”,低调而质朴。

        据记者了解,就在宁高宁和牛根生在中粮总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之时,神秘的方风雷已经飞到了香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方总的行踪没人能知道,除了他秘书。”

        “真正的PE都很低调,都是私下协商的。也许老总之间认识了很多年,但是真正谈起来也许几个小时就成了。”方风雷的老友,北京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何小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这桩交易就是一个联合投资的商业行为,不存在什么人情关系的因素,相互之间都是为了争取利润。”业内人士则向记者表示,“厚朴基金的介入,有助于通过政府机构的审批。”

        中粮集团表示,引入厚朴基金,有利于优化蒙牛的股份制股权结构,形成“国有资本%2B民营资本%2B战略投资者”的多元化混合经营模式。在宁高宁看来,这是欧美缓解经济危机采用的国际通行模式。

        对于中粮来说,选择厚朴基金这样的私募资本合作,是个很稳健的做法。在三年锁定期后,如果厚朴基金将持有股权转让给中粮集团,中粮集团将坐稳蒙牛乳业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蒙牛集团

        除了资金还有“打算”

        蒙牛在奶源地建设上的投入,将需要一大笔资金。引入中粮集团,民营企业蒙牛“单打独斗”的局面将大为改观

        借助中粮和厚朴基金,蒙牛化解了此前一直担心的“外资恶意收购”的潜在威胁,但招商证券分析师朱卫华认为蒙牛还有更长远的打算。

        去年11月底,在牛根生“万言书”被曝光后,市场一度传言蒙牛陷入资金链周转危机。联想控股也证实柳传志2亿元紧急注资“老牛投资”。关于资金的问题,蒙牛集团副总裁赵远花当时曾承认“资金紧张,但没到最危险的时候。”从时间上来看,“万言书”和与中粮谈合作前后也就相差一个月。

        在“中粮入股蒙牛”发布会上,蒙牛被关注的焦点是,到底差不差钱?但牛根生和宁高宁都否认。

        牛根生为了表明蒙牛现阶段资金充裕,甚至提前透露称“按照去年底的报表,蒙牛的现金储备12亿左右,过一段时间有中报,至少在32亿以上。”

        牛根生称,和中粮合作之前,蒙牛已经多了很多现金储备,“如果有资金链的问题也不会一拍即合。”

        中国奶协常务理事、广东省奶协原副会长王丁棉则坚持认为“三胺”事件后,蒙牛是缺钱的,并认为有20亿到30亿的资金缺口。他表示,这主要是因为蒙牛面临着一项迟到的浩大工程???奶源建设。

        他分析认为,之前蒙牛之所以跑出火箭速度,和过去10年不断跑马圈地营销扩张直接相关。不断攻略城池,南下扩张,完成市场布局。但是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原有奶源供应体系告急,“作为奶业发展基础的奶源地建设,已经不容迟疑。”

        王丁棉认为,“全国乳品销售都仍在恢复中,即便蒙牛当前现金充裕,但单凭其自身力气壮大奶源,恐将拖累蒙牛所追求的发展速度。”而在奶源地建设上的投入,将需要一大笔资金。

        此外,国内目前的几大乳业巨头伊利、光明、三元等都是国资背景。一向以民营企业“体制灵活”自居的蒙牛在“三聚氰胺”和“OMP”事件之后,面临的压力不言而喻。在引入中粮集团以后,除了资金面更为充裕外,蒙牛“单打独斗”的局面就将大为改观。

        中粮蒙牛

        共同瞄准奶源基地

        宁高宁表示未来将主要着力上游奶源建设,对中国的乳品行业,从产业链起点上,能够从饲料、养殖、收奶、加工上彻底把这个产业链搞清楚

        发布会上,蒙牛和中粮的表态显然应证了王丁棉的分析???宁高宁和牛根生都表示未来将主要着力于上游奶源建设。

        “希望这次中粮和蒙牛一起,对中国的乳品行业,从产业链起点上,能够从饲料、养殖、收奶、加工上彻底把这个产业链搞清楚,彻底消除过去可能存在的隐患,彻底把产品的安全性提高一些。”宁高宁说,“下一步投资的力度不会小”。

        牛根生表示,蒙牛从去年底到现在,行业事件发生之后重点抓基地建设,推进现代化牧业的速度,一直在寻求帮助蒙牛实现这个愿望的途径。

        宁夏乳制品工业协会秘书长赵淑铭13日对记者表示,原料奶的收购旺季即将来临,但不少地区的本土企业开始掀起反击战役。今年6月,宁夏当地的22家乳品企业共同倡议,从2009年6月10日开始,收购原料奶一律实行区域划片,不允许各乳品企业跨区域收购,或用不正当手段抢夺其他企业的奶源基地。

        奶源建设是个“慢活计”,前期投资大,收效慢,不少企业不愿意自己投资建设奶源地,各地上演抢奶战近年已不足为奇。但是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无论是蒙牛,还是伊利或其他奶企,都不得不重新面对这个最为核心,最为基本,而之前被忽略的命题。

        事实上,在奶源基地建设方面,蒙牛已经选择了借助外部力量。去年12月初,美国私人资本运营公司Kohlberg Kravis Roberts& Co.(KKR)公司,联合另一家基金以及蒙牛乳业,共同投资安徽的现代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借助投资,现代牧业拟在之后几年,新建立20个到30个大型的农场。如此大规模的建设,可见“现代牧业”在蒙牛奶源投建中的地位,也同时提供了蒙牛奶源建设的范本。

        引入中粮集团,既化解当前恶意收购危机,又铺垫了未来扩张之基础,牛根生谨慎地为蒙牛选择了一个最佳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