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奶贱伤农何时了对西安奶牛养殖户所处困境的调查
    日期:1970-01-01 08:00  编辑:   来源: 中国农产品加工网  查看:
    核心提示:

      据陕西西安价格监测中心数据显示:2008年4月西安鲜牛奶收购价格每千克3.6元,2009年4月西安鲜牛奶收购价格为每千克2.3元,同比下降57%,奶牛养殖户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伤害,现在是“骑牛难下”。规模较大的雨金镇恒源奶牛养殖场场长田齐生介绍,他在长安、阎良、高陵等地的奶牛养殖户,也同样卷入了“奶贱杀牛,奶贵买牛;牛多奶贱,奶贱杀牛”的恶性循环圈子。
      “倒奶杀牛”是养殖户无奈的选择
          在西泉乡,养殖户吴勇军相继卖掉了今年年初饲养的110头奶牛中的25头,光这一个月他就卖掉了8头奶牛。
          当我们来到斜口街道代张扬村养殖户黄志刚的养殖场时,他正忙着接生牛犊,看着刚出生的牛犊踉踉跄跄走着,黄志刚露出一脸无奈的苦笑。为加速资金回笼,这只牛犊养不到6个月就得卖掉。小牛犊生下来后要经过两年左右的时间,奶牛才能产生经济效益,今年他已卖掉9头牛犊了。
          “目前7亩地要养殖165头奶牛显然不够,扩大养殖面积需要资金,银行又贷不来款,卖掉产奶量低的奶牛和半岁左右的奶牛是我资金回笼的唯一途径。”他说,为了不失去和蒙牛日产两吨鲜奶的合约,又不得不以每头赔进4000元的价格把35头产奶量低的奶牛和9头牛犊卖掉,并凑钱以每头8000元的高价买进了25头,使存栏量由140头增加到165头,鲜奶日产量达到两吨。这样比正常购买产奶牛多支出近10万元的成本。
          临潼区雨金镇恒源奶牛小区奶农田齐生,正准备卖掉他苦心经营近10年的奶牛养殖场。
          今年4月15日,我们来到田齐生的养殖场,看见一辆装载4头奶牛和3头牛犊的卡车,准备驶向屠宰场。田齐生含泪说,卖掉这7头牛的钱按现在的市场价只能换回3头产奶牛。自“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和金融危机以来,他的经营每况愈下,鲜奶收购价跌到每千克3.6元~3.8元。今年以来鲜奶生产企业每个月至少要以各种理由拒收他3车~4车鲜奶,每车近两吨,平均一个月就是7吨~8吨鲜奶卖不出去,只得忍痛倒掉。

        以往这个季节正是淘汰季节,产奶量低、有乳腺疾病的牛就会被卖掉,从经济角度讲,这是较划算的。今年淘汰率高于往年,有些可杀可不杀的牛也被杀了。
          奶牛买进的成本价是7000元~8000元不等,卖给屠宰场每头仅仅卖到5000元。即使这样,多数奶农仍然选择杀牛。因为杀牛或者卖牛,远比卖鲜牛奶赔得少。
          田齐生说,周边乡村的散养户感到赔钱又劳神,大多数把牛卖掉了,有的抱一线希望把奶牛寄养在他这里。现在奶业不景气,但因为养牛他是内行,其他行业他不懂,转行无异于前功尽弃。
      拯救奶业政府在行动
          奶业是临潼区的主导产业,现总存栏数为68000头,区内百头以上养殖场占95%以上,规模养殖占一半以上。
          临潼区林业局畜牧科科长刘玉林说,前些年在政府推动、企业拉动、银行鼓励、媒体宣传的合力刺激下,许多农民毫无准备地成了奶农,就像股市大热时许多散户“高位”入市一样。如今“行情”大跌,高位入市的奶农必然被“套牢”,“骑牛难下”。
          “三聚氰氨”奶粉事件之前,鲜奶的收购价平均每千克3.60元,之后,收购价不断降低,从每千克2.60元~2.40元降到每千克2.10元,个别地方收购价还要低。
          “怎样算保护奶农利益?达到什么程度要保护?是否一味压低奶价就好?这都需要我们反思。”刘玉林说,尽管他们应急期间也采取一些措施,比如给加工企业出示警示函,或限价或制约等,希望保护奶农利益,但都力度不大,原因是企业有自主权;况且大势如此,份额少了,鲜奶又不好保存,为生存及利益考虑只能相对控制收购量,企业也无能为力。
          他说,一些乳品企业从提价抢购当地鲜奶到不断抬高收购门槛或变相降价。如果任由奶农被“奶贱杀牛,奶贵买牛;牛多奶贱,奶贱杀牛”的恶性循环折腾,从小处说,会损害奶农利益,农民破产、返贫现象日益突出,拖累地方经济发展;从大处看,广大奶农无力、也不敢再养奶牛,最终导致奶源匮乏,整个奶业行业崩溃。
          他说,目前他们一是在落实国家政策上加大力度,如土地、水、电的使用都按农业使用对待;养殖场每年补贴10万元。二是提高奶牛生产水平,改良品种。国外每头牛年产奶量在11吨,国内目前平均仅能达到6吨,2005年以前是4吨,还有潜力。提高单产水平,也就意味着提高了抗击水平、提高了效益。三是推广规模养殖。过去散养户居多,现在10头~20头都算散养户。建设性的规模标准是占地20亩以上,奶牛数100头以上,必须有奶站(自动管道机挤奶及备有存储罐),必须建立奶牛档案制度,免疫、治疗等配有专职技术人员。许多奶场都在按这个标准实施。四是同金融部门协商加大贷款额度,牵线搭桥,给养殖户一个发展的机会。
      奶业健康发展关系行业兴衰
          要改变乳品企业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状况,建立第三方乳制品检测机制势在必行。必须根除企业一贯“霸王”作风???奶价由企业说了算,奶农只能被动接受的尴尬局面。要建立公益性奶站,国家补贴由奶农和乳品企业、政府部门共同出资建立的公益性收奶站,去掉奶站配送的中间环节,从根本上改变奶农养牛不挣钱的问题。
      同时,政府要加强对原料奶市场的监管,对奶站、奶牛场的设立要实行建立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工商登记、税务登记等项制度。
          各地政府应该组织当地企业,为弱势群体发放牛奶消费券,积极提高全民消费鲜奶意识。
          对奶价的协调,应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由物价部门一家牵头,畜牧部门配合,突出事件有人专管,防止互相推诿。政府积极出面协调,由奶农、奶站、乳品企业联合共建鲜奶价格变动风险基金,达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目的。
          企业和养殖户都应从长计议,注重自身建设,注意克服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还要克服传统小农经济及哥们义气意识。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养殖户同企业之间虽然也签收购合同,但形同虚设。
          一方面养殖户法律意识淡漠,有些养殖户认为和企业合作时间长了,形同兄弟,彼此口头承诺;一方面企业有更大的主动性,往往占优势,养殖户则处于相对弱势。结果遇到鲜奶过剩时,合同保护不了奶农利益,口头协议更谈不上。鲜奶不足时,奶农就高不就低,不遵守合同,容易趋之若骛。不论哪一种情况发生,从长远看,结果都是两败俱伤。所以,眼光放长远、练好内功,具备现代的经营养殖意识才是企业和养殖户的正确选择。
          奶牛养殖户也存在如股民一样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因为信息不畅,或是不知如何获取信息,对现代化的经营理念没有概念,加之求富心切,特别容易导致赌博的极端结果。而养殖这种高风险的行业更需要具备科学的态度。养殖业不能盲从,不能以惨痛的代价换取,要深入调查了解市场的行情,根据市场变化掌控投入多少、掌控饲养量等,做到心中有数。
          临潼区在2007年前,鲜奶收购价从每千克1.90元,一下子涨到每千克3.80元,回过头看是企业不正常的竞争引起,结果对农民产生误导,一时间奶牛旺销。当时正常每头六七千元,带牛犊的价格成倍往上翻,势头过快过猛,本身已超过了价值规律。雪上加霜的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当头一棒,奶农只能叫苦连天。
          “我们一直强调企业、养殖户的责任意识,从调查中我们感受到消费者的责任意识也不能忽略。责任应该是全民的,仅靠政府、靠职能部门已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刘玉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