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市场回暖河北抢奶源重来
    日期:1970-01-01 08:00  编辑:   来源: 河北日报  查看:
    核心提示:

      近日,省奶业协会深入石家庄、唐山、张家口、保定等地调查发现,伴随乳业市场需求回暖,一些地方“抢奶”事件再次抬头,局部鲜奶收购秩序出现混乱。

        “卖奶难”结束,收购价近翻番

        数据显示,9月份以来,我省乳品产量大幅提升,当月乳制品完成产量17.27万吨,同比增长22.48%;液体乳完成产量16.43万吨,同比增长24.83%。

        随着市场形势好转,乳品产量上升,上半年奶农“卖奶难”的局面在进入9月份后发生逆转。据调查,现在石家庄原料奶收购价接近翻番,每公斤原料奶卖到3.1元至3.23元,就在今年四五月份,原料奶的价格还低至1.7元左右。

        面对局部奶源紧缺现状,一些乳制品加工企业对未来奶源紧张的预期较高,开始争抢奶源,或施以价格撬动,或冠名奶源基地争签合同,有的甚至以现金结算方式拦截向其他企业送奶的运输车辆。“伴随消费旺季的到来,鲜奶需求量增大;而天气转冷,奶牛过了产奶高峰期,原奶收购价格呈季节性上涨。”省奶协人士称,尽管销售顺畅、价格上升给奶农带来一些收益,但原料奶的成本价本来在每公斤2.3元左右,近期价格上升中理性回归的因素居多。

        奶农处弱势,利益屡受损

        价格有涨有跌属正常市场现象,但省奶协秘书长袁运生表示,奶农在产业链条中,特别是相对于大型加工企业、行业巨头来说,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在鲜奶定价、检测结果、奶款结算、合同附加条款、奶站监管等各方面仍无话语权,甚至处于被忽视、被歧视状态。

        省奶协在调查中发现,某些乳品企业对鲜奶的检测结果,严重压级压指标,即降低蛋白、脂肪、干物质指标,并且延期30天以后才将检测结果给奶农,届时留样早已倒掉,查无对证;有的养殖小区奶农委托社会机构进行鲜奶检测,对比结果发现,每吨相差200元,仅此一项每月损失90万元。此外,有的大企业增加对奶农十分苛刻的附加条款,有的加工企业单方面决定实行卖奶带增值税发票的办法,令奶农无力承受,实际上违背了国家关于免除农产品税收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