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重组未改大局
    日期:1970-01-01 08:00  编辑:   来源: ?望东方周刊  查看:
    核心提示:

      2008年最后几天,三鹿的破产在乳业又掀起一场风暴,令人对这个市场的格局演变充满了猜想。

          12月23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三鹿集团破产清算申请的裁定书送达了三鹿集团。消息一出,三鹿来自全国的数百家经销商闻风而动,先后赶到了石家庄市,浩浩荡荡地聚集于三鹿集团、市政府和省政府门口来讨债,甚至上演跳楼秀。

          “我们跟三鹿是三四十年的老交情,但是它现在要破产了,还欠着我们上千万的债呢!现在政府和三鹿对于经销商还是一点交代也没有!”北京世行商贸的副总经理姚文华说到这里仍然激动不已。供货商和经销商们在媒体上的发言大多出自姚文华,大事件风口浪尖之上,他俨然成了经销商代表和新闻发言人。

          12月31日,三鹿原董事长田文华等4名高管的庭审开始。令人唏嘘的是,曾经的掌门人田文华竟然不知道三鹿已经破产。而这时,三鹿集团总部及几家核心工厂已纷纷摘牌、摘标。三鹿终于“以死谢罪”。

          另一边厢,则是等待瓜分三鹿的乳企同行们。此前,被政府寄予厚望的三元与三鹿在后者优质资产和巨额债务的两极中博弈不定,谈判一度陷入僵局。如今,对于停滞不前的并购进程来说,三鹿的破产无疑是个催化剂。

          三鹿突变

          三鹿的破产看上去有些突然。

          就在本刊记者12月18日访问河北省政府办公厅综合六处时,其负责人还告诉记者:“三元和三鹿的收购案应该尘埃落定了,三元的石家庄子公司都成立了。”说着,他拿出几份政府间往来函件,“你看,这些日子来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处理跟北京市政府的往来函件。”

          不过,他随后也表示,三鹿重组的工作已经移交石家庄市政府了,因此他们对这件事的进程并不太清楚。“这个事情太复杂了,所以交给市里具体负责了,因为三鹿毕竟是市属企业。省里的态度就是积极推进租赁工作,妥善安置职工。”

          面对本刊记者,石家庄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处长张海双则非常避忌三鹿重组这一话题,甚至忽略市政府在其中的作用:“企业重组是个市场行为,其实跟政府没有太大的关系,大家也不要觉得这是由政府主导的,事情还得企业自己才说得清楚。”

          虽然地方政府对外界密不透风,但三鹿的去向并非是一个纯粹的市场问题,政府有关部门的身影非常明显。有媒体曝出:早在2008年11月,石家庄已经把市政府大院的南院和西院,以及一个下属酒店抵押给银行,筹集了9.2个亿上缴给国家暂时成立的临时赔偿机构。

          石家庄市政府拿公共财产为三鹿做担保引发了争议,质疑者王丁棉说:“三鹿已经严重资不抵债,破产之后更无力偿还这笔钱,政府不就变相替三鹿还钱了吗?开了这样一个先例,以后破产的企业都去找政府它承担得起吗?”王丁棉是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奶业协会副会长,在三鹿事件上发言踊跃。

          石家庄政府新闻发言人称,抵押政府大楼筹三鹿赔偿款纯属谣言。石家庄市政府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按照上级要求,帮助企业积极协调资金,支付患儿的赔付款项和召回产品的部分货款。这些资金将在企业破产中依法进行清偿。

          本刊记者曾多番致电三鹿集团新任董事长张振岭询问三鹿重组情况,他均表示在开会,不方便说话:“我现在整天都在开会,连睡觉的时间都没了,头都是疼的。”而这时,面对各大媒体,石家庄市委各部门有关负责人已变成“一问三不知”。

          12月31日,三鹿破产清算小组共14人将在石家庄和平西路448号开始工作,组长为石家庄国资委工作人员李爱民。

          “我们经销商作为最大的债权人,在得知三鹿破产之后也曾要求让我们参与,至少要知情,不说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对我们绝对公平,也得相对公平吧。但是我们被石家庄各个部门踢来踢去,始终不知道清算组谁负责,上哪找人。”姚文华对此深感气愤。

          “无论是政府,还是三元和三鹿,对于重组的事情一直密不透风,这会让人怀疑是不是黑箱操作。”观察者说。

          三元能否上位?

          三元于2008年9月26日停牌进入并购三鹿谈判,三个月内迟迟谈不拢。三元并不想因整体收购三鹿而背上后者的债务黑洞,而河北省与石家庄市政府当然希望接盘者能一并接手债务。此次三鹿破产,则被视为僵持之下的破解之道。

          “作为上市公司,三元停牌已经3个月了,必须向股东和公众有个交代,而北京市政府和河北省政府及石家庄市政府拉郎配不成,只有借助法律手段,这也是给了双方一个体面的台阶下。”王丁棉向本刊记者分析道,“这样,恒天然的股权也被巧妙削去。另外,对于经销商和供货商的追债行为,石家庄市肯定早有察觉,破产拍卖后,这一大笔债也就无声无息地解决了。”

          债务问题也一直是双方博弈的焦点所在,如果无债一身轻了,三元并购三鹿自然被扫除了最大障碍。

          “实际上,三元到底是否具备吃下三鹿的胃口还不好说。”北京工商大学会计学院教授王斌对《?望东方周刊》说。

          三元的2008年第三季财报显示,三元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44%,营业收入为3.4亿元、同比增长11%。而三元今年中期净利润同比增长195%,第三季度增速明显放缓。“我们分析三元的财报可以看出,进入2008年1月至6月,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还是负数。这个数值可以反映出,三元目前的资金实力仍然难以整体吞下三鹿资产。”王斌分析说。

          作为一家区域性企业,三元的规模小,资金、管理、人才、市场等方面也存在不足。而且三元股份上市不久,就因为连续亏损被ST,直到2008年4月才摘帽。2008年9月,三鹿事件爆发,戏剧性地逆转了三元局面,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老国企突然变成了乳业新星。从9月18日开始,三元股份接连拉出了6个涨停板,股价从17日收盘价3.15元拉升至停牌前的5.59元,涨幅近90%。在因并购停牌之前,三元狠狠火了一把。

          对于“蛇吞象”壮举,三元自己也心里有数。12月19日,三元集团CFO杨庆贵在一次公开会议上表示,若不是因为“三聚氰胺”事件致使三鹿资不抵债,三元无法完成对前者的“以小并大”。杨庆贵还开玩笑地说:“三鹿集团资产优质,我们捡了个大便宜。”

          此番三鹿破产,更有人指三元是幕后推手。

       也有分析认为破产对三元存在不利因素,之前政府可以提供资金等诸多支持,一旦走了正规的法律程序,结果反而变得不可控了。拍卖就是价高者得,三元未必就出得了最高价。

          “2008年10月广东一家乳企想买三鹿两家工厂并亲赴石家庄考察,但是被拒绝了。对三鹿有兴趣的企业相信有很多。”王丁棉说。

          不管市场怎样猜测,三元在接盘三鹿这条路上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2008年12月初,三元以现金出资500万元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方便对三鹿进行托管,并已开始小规模地恢复生产。12月29日,三鹿集团与河北三元公司正式签订了核心企业租赁协议,对三鹿集团在石家庄地区所属的乳品一厂、二厂、三厂、六厂、包装装潢厂、奶牛养殖场等企业中与生产销售乳制品有关的有效经营性资产实施租赁经营。12月31日,三鹿的核心工厂乳品三厂已经换上了三元的标志。

          这一切似乎都在表明三元将是接盘三鹿的不二选择。

          新希望押宝鲜奶

          不仅三元,其他的二线品牌也在努力改变乳业格局。

          “‘三聚氰胺’事件是整个行业的灾难,但它对于一些没有问题的企业来说却是发展的机遇。”新希望乳业执行总裁李成云对本刊记者坦言道。

          “新希望在2008年最大的手笔就是斥资1亿元收购内蒙非常牛乳业51%股权,这被称为乳业新政第一案。”李成云说。而他则是这起并购案的推动者之一,目前仍然兼任非常牛的董事长。

          新希望乳业最大的特点是收购式扩张。自2002年进军乳业开始,新希望接连收购了四川阳平乳业、重庆天友乳业、云南蝶泉乳业等数十家地域性乳企,拥有11个奶源基地。

          “新希望主攻鲜奶。”李成云说,“我们不跟常温奶一起混,你们卖常温,我们就要卖鲜奶,利用鲜奶和竞争对手进行差异化营销。”

          “毒奶粉事件发生之后,新希望这4个月来的平均增长率保持在15%,更多的人选择了当地品牌和鲜奶,也选择了我们新希望。”

          “我们已经过了资本扩张的阶段。今年央视几套节目已经有了新希望的广告,这是我们走向全国性品牌的开始。”

          “没有牛就别做奶!”这是新希望集团掌舵人刘永好对乳业的判断。而新希望的收购目标重点也在于奶源地,坚持“先有奶源,后有市场”的战略。

          新希望也在密切关注竞购三鹿,李成云表示:“现在三鹿的优质资产已经失去了,我们最看重的是它的奶源,而不是品牌和市场。”

          一线厂商强悍依旧

          相对于年销量200亿元的伊利和蒙牛,三元等品牌十几亿的量级倍显弱小,距离第一梯队非常遥远。

          2008年12月23日,在港交所上市的蒙牛乳业(02319.HK)业绩预警公告称,预计2008财年的亏损约为人民币9亿元,这是蒙牛乳业自2004年上市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
      伊利提供给《望东方周刊》的数据称,截至2008年9月30日,国产婴幼儿奶粉销量已经恢复到了正常水平的80%左右,液态奶销量恢复到了正常水平的75%左右。目前,伊利的整体乳制品销售恢复到80%以上。

          “实际情况应该没那么乐观。”某乳企内部人士表示。这样的数字更可能是“提升人们对牛奶的信心”。

          在这背后,牵涉的是奶农的利益。三聚氰胺事发之后,伊利、蒙牛均受影响,销量急剧萎缩,影响了产能。对奶农来说,没人收奶了,他们所做的只有倾倒牛奶,甚至杀牛。

          “从奶制品下架算起,伊利、蒙牛的销量约下滑30%,由此推断,工厂开工率应该不到一半,这还是较为乐观的估计。这对企业来说形成了一个很大的资金缺口,对上游奶农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王斌告诉本刊记者。

          这个资金缺口曾使牛根生在2008年10月写下万言书,据《中国经营报》报道,他还曾在之前的一次与中国企业家聚会的饭桌上声泪俱下,请求包括柳传志、俞敏洪、马云等企业家的资金支持。最终,蒙牛获得了联想控股的2亿元紧急注资。事后,蒙牛就此事向和讯网发出了声明,称关于部分知名企业和企业家的资金往来,均发生在这些企业和企业家与“老牛投资”之间。老牛基金会曾将来自牛根生的一部分蒙牛股权(此部分股权占蒙牛香港上市公司4.5%)抵押在摩根士丹利。蒙牛股票下挫后,为避免股票价值波动可能引起被抵押的股票被动出售,老牛基金会通过从联想控股等机构得到类似抵押贷款的方式解除了与摩根士丹利的抵押贷款。

          2008年12月23日,蒙牛副总裁姚海涛在接受网易财经采访时说,“三鹿事件”不久,确实有国外资本想进入蒙牛,但都被一一谢绝,“因为我们资金一直没问题”。同时,姚海涛透露,“三鹿事件”后公司业务确实受到了影响,影响具体有多大,要等到2009年3月公司年报出炉后,才有更翔实的数据。

          而伊利虽未公布类似公告,但由于其奶粉产品比蒙牛多,损失预计将更大。

          “蒙牛伊利的积累是很多年的,被三聚氰胺打垮的可能性不大。以蒙牛为例,从财务报表上看其负债非常低,而且由于是外资公司,在国内还享受特殊的纳税优惠政策,实力仍然是非常强的。没有传说中那么糟糕。”王斌认为。

          当然,一边面对必须要收的奶,一边面对卖不出去的产品,乳企们缺钱还是毫无疑问的。2008年11月20日,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发布了《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提出“要对诚信守法经营的乳制品生产企业进行金融和财政支持,特别是对因受婴幼儿奶粉事件影响、资金暂时周转困难的企业,金融机构要按规定给予流动资金贷款支持”。针对由于“三聚氰胺”事件引发消费者信心下降,乳企经营困难等问题,《纲要》提出,中央财政对企业生鲜乳收购贷款扶持。按照半年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一半,给予三个月贴息,地方财政也可给予贴息支持。

          “虽然亏损,伊利和蒙牛今年销售过200亿应该没问题。”王丁棉对《?望东方周刊》说,这样的市场份额下,“乳业整体格局不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伊利、蒙牛和光明这三大巨头仍会领跑中国乳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