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乳业强势复苏
    日期:1970-01-01 08:00  编辑:   来源: 新华社  查看:
    核心提示:

      去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曝光。一度,消费者愤怒、乳品滞销、乳企巨亏、奶农受损;随即而来的金融风暴,使乳业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当时众多业内人士预言:乳业恢复“元气”至少需要两年。

        然而,刚刚过去半年多,内蒙古乳业就强势复苏,令业界喜出望外。

        乳企迎来“暖春”

        伊利集团2009年第一季度季报显示: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25%,达到50.99亿元;净利润同比大增103.59%,达到1.13亿元。伊利各大产品的销售增幅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中,高端奶销量增速快于行业10.4%,功能纯牛奶销量增速快于行业25.8%,婴幼儿奶粉同比增长高达113%。

        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认为:一季度销量回升和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新产品陆续投入市场和高端乳品的竞争力日益增强。自2007年起,伊利就进行产品结构的战略升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目前已占伊利销售总额的40%以上,趋近发达国家乳业巨头的业务结构,成为乳品销售新的增长点。

        蒙牛集团亦有不俗的表现:一季度产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已恢复90%以上,原奶收购量每月都不断增长,目前已恢复90%以上,呈现出良好的复苏态势。

        据蒙牛集团副总裁姚海波介绍:蒙牛斥资12亿元建成的高科技乳品研究院已成为蒙牛快速、持续成长的重要推动力。蒙牛注重走产品差异化道路、注重提升产品的附加值。目前,蒙牛的产品包括液态奶、冰淇淋、酸奶、奶粉、奶酪等5大类400多个品种,可满足不同人群在不同时间对乳产品的需求。特仑苏、真果粒及缔芝特奶酪等都非常受消费者欢迎。

        蒙牛、伊利两大乳业巨头去年销售收入占全区乳制品总销售额的90%以上;“两巨头”迎来“暖春”,足以代表内蒙古乳业正强势复苏。

        另据畜牧部门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区奶牛存栏达到316.6万头,牛奶产量186万吨,同比分别减少10.19%和9.63%。自治区农牧业厅厅长陶克称,奶牛存栏减少主要是奶农淘汰了病牛和低产牛,并没有出现大量杀牛和卖牛现象;适度淘汰低产奶牛,借机调整牛群结构,有利于奶牛养殖业提质增效。

        行动换回信心

        “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国家、自治区及时出台了多个相关文件,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对奶业给予重点支持。特别是对奶农及时给予补贴,使奶牛养殖业没有出现大的波动。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政策,内蒙古各旗县区畜牧部门对原有的4116个生鲜乳收购站进行了清理整顿,经取缔、整合后,目前运转的生鲜乳收购站为3038个。按照自治区相关文件要求,伊利、蒙牛等乳品加工企业对生鲜乳收购站全部采取了直管、托管和监管措施。目前,乳品企业直管的收购站139个,托管的492个,其余的全部派员监管。

        伊利、蒙牛两大乳业集团投资1.8亿多元,进口先进的检测设备及药品,全面加强原料奶的收购检测、入厂检测及生产环节检测和产品出厂检测,每天24小时不间断检验。两大集团对所有原奶进行100多项指标的安全检查,出厂产品每批均经过生产自检、过程检验和最终产品检验;贮存和流通过程也进行定期稽核,同时,两家乳业集团的运奶车上都装有GPS定位系统,对车辆行驶过程实施全程监控。从而确保面市产品的安全,确保消费者喝上放心奶。

        自去年11月至今,农业部先后在全国开展了4次大范围的监测,结果表明,生鲜乳质量安全状况良好。今年2月11日至3月10日,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兰察布市8个旗县区的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显示,合格率为100%。

        政府和企业的一系列行动,逐渐换回了消费者对乳品质量的信心,一些曾发誓用豆浆取代牛奶的消费者又悄悄喝上了牛奶。

        奶源齐抓共管“三聚氰胺”问题的出现,是我国乳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的集中暴露。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奶牛养殖方式落后,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低,奶农与乳品加工企业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

        “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消费者高度关注奶源,把奶源看成选择乳制品的第一要素;政府高度重视奶源,把奶源作为保障乳品安全的基础工程;所有乳品企业都醍醐灌顶般意识到了奶源的重要性,并迅速采取行动。

        自治区政府提出从2009年到2012年,通过4年努力,全区100头以上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饲养奶牛的比例要达到存栏奶牛总数的60%。在健全乳企与奶农利益联结机制上,政府大力推进合同收奶,促进奶业一体化经营;鼓励发展奶农合作社、奶联社、奶牛协会等专业组织,提高奶农的组织化程度,发挥其在产销对接、技术服务以及协调利益分配等方面的作用;鼓励乳品企业通过自建、收购、租赁、控股和托管等多种形式,将奶源基地变为第一车间。

        伊利集团在推进自建牧场、合作牧场、大型牧场园区建设的同时,着力推广“奶联社”模式。伊利集团目前正在土默特左旗境内投资兴建占地3500多亩、养殖规模为5000头成母牛,集生鲜乳生产、良种繁育、牧草种植、科技培训为一体的大型集约化有机示范牧场。伊利还与内蒙古奶联科技有限公司及土默特左旗政府合作,共同建设20个奶联社牧场,今年绝大部分将陆续投入使用。

        蒙牛集团表示,今后将把更多的资源用于加快奶源基地建设上。现在已经合作、参股建成包括澳亚牧场在内的9个万头牧场,今后将再与社会力量合作建设20多个大型牧场。蒙牛在大力推进牧场建设的同时,还着力推进奶牛小区、托牛所等养殖模式,经常组织专家对奶农进行培训。

        大乱之后必有大治,大治之后必将大崛起。经过治理整顿,乳品质量已经能够令消费者放心,内蒙古乳业重振雄风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