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奶业不能过于急功近利
    日期:1970-01-01 08:00  编辑:   来源: 华商晨报  查看:
    核心提示:

      三鹿事件之后,新疆奶粉出口大幅下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新疆已滞销积压奶粉6000余吨。专家建议,政府可以购买部分牛奶发放给消费者或贫困人群等。

        奶粉滞销,奶企亏损,奶农也受害,政府当然不应袖手旁观。据了解,当地政府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应急措施来拯救当地奶业。但在这种背景下,有人觉得这样的扶持力度似乎还不够。所以,就有专家提出了这样一条建议。然而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并不可取的做法。

        首先,政府用直接购奶的方式去刺激消费,很难获得纳税人的同意,也有违社会公平。专家应该明白,政府财政资金主要来源于纳税人,因此,它必须对所有纳税人负责。如果轻易动用资金去直接购买部分奶企的滞销商品,这就等于乱花纳税人的钱去为一些企业承担经营风险,这对其他的奶粉企业不公平,对其他行业同样处于危机经营状态的企业也不公平。

        其次,这也会破坏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角色应该是公平的守护者,通过为企业创造更良好宽松的经营环境服务于它们。行业低迷了,政府可以通过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扶助、减税及通过相关的市场引导机制建设,来帮助一些危机企业走出低谷。但另一方面,企业的经营风险应该主要由企业自己承担,如果政府直接购买企业滞销商品去解决企业的经营危机,无疑等同于政府直接承担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也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

        三鹿奶粉事件后,国内的奶粉业处于低谷状态,一些国产奶企的确生存维艰,也间接带来了一些社会“阵痛”。但我们必须看到,这是行业向规范化转型必须经历的阶段,企业也只有在经受得住风雨的考验后才会真正成长。而且我认为,这种经营困难也是暂时的,除了政府的政策扶助、企业的积极自救外,还需要经受住时间上的考验。所以,拯救奶业不应急功近利,不应把希望寄托于政府直接的大包大揽来帮助企业走出经营低谷。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卫平曾提出过一种反思的观点,他认为,三鹿事件的发生,反映了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密切关系,也暴露了政府职能需要彻底转变的弊端。政府的职能是向企业提供良好的经济秩序以及安全的社会秩序等,不能与企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政府部门只有和企业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进行有效的监管。此言不虚!政府部门必须牢记这一经验教训,不能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反倒把自己的职能工作都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