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黄骅:苜蓿干草收购价格最高时达到1700元/吨
    日期:2010-12-06 14:21  编辑: admin  来源: 沧州日报  查看:
    核心提示:种苜蓿比种粮赚钱 苜蓿种植管理相对简单,播种一次可连续生产六七年,盛产期可达五六年,投资少、见效快,病虫害又少。河北黄骅以苜蓿为主的牧草产业近几年焕发生机。 从经济效益看,今年苜蓿一般亩效益1000元以上,最高达2000元,比种粮、种棉效益高。收购价格近年也是不断攀升,2006年苜蓿干草收购价格为650元/吨,2007年为800元/吨,2008年达到100

      种苜蓿比种粮赚钱 

      苜蓿种植管理相对简单,播种一次可连续生产六七年,盛产期可达五六年 ,投资少、见效快,病虫害又少。河北黄骅以苜蓿为主的牧草产业近几年焕发生机。 

      从经济效益看,今年苜蓿一般亩效益1000元以上,最高达2000元,比种粮、种棉效益高。收购价格近年也是不断攀升,2006年苜蓿干草收购价格为650元/吨,2007年为800元/吨,2008年达到1000至1200元/吨,今年最高时达到1700元/吨。 

      河北黄骅市张八寨村共有1.2万亩土地,其中1万亩种植了苜蓿,有的农民将自己的土地全部种植苜蓿。70岁的农民王希贤就是一位,他全家11口人,共有50多亩地,都是清一色的苜蓿。除在家管理苜蓿外,其他人员到外边打工,每年有几万元的收入。 

      以前,农民种上苜蓿,就等着收割。现在农民也讲究管理工作,效益大大提高。这村的农民孙双进种了15亩苜蓿,不但追施化肥,还喷叶面肥,今年他家的这些苜蓿,亩收入可达2000元。另外,他还长年在牧草收购站打工,每年又有1万多元的收入。 

      这村除种植、收购苜蓿的农民,还有10多户农民瞄准了本地丰富的田间杂草。40岁的王福洪购买了一台小型打草机,在夏天和秋天开着拖拉机到地里打草,晒干后每吨卖到320元至460元,今年仅此一项收入1.5万元。 

      牧草发展迎来新机遇 

      从气候条件看,沧州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适宜苜蓿生长,产量较高。由于苜蓿抗碱耐盐,管理相对简单,一年可以收获4茬,尤其是沧州东部有旱(盐)碱地20多万公顷,适宜苜蓿种植。 

      河北黄骅种植苜蓿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到2003年种植出现一个高峰,面积达到30万亩。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运行中出现许多问题,尤其开始时收购市场混乱,龙头企业亏损严重,种植面积急速下滑,又陷入了从“大起”到“大落”的怪圈。 

      苜蓿在饲草作物中被称为“牧草之王”,是奶牛的优质蛋白饲料。据业内人士测算,我国已有近5000万头成年奶牛,需要大量苜蓿干草产品,需求缺口较大。特别是“三鹿奶粉”事件后,饲喂牧草成为提高奶质的主要途径,牧草“身价”也扶摇直上。 

      苜蓿不但是优质的饲草,还具有良好的生态作用,其综合效益更为显著。紫花苜蓿既是优良牧草,又是养地作物。因其耐贫瘠、耐干旱、耐盐碱,地面覆盖率高、固氮、根系入土深,被认为是非常好的生态建设植物,大量种植苜蓿,可改造中、低产田,对降低风蚀,防止荒漠化蔓延,改善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效果。 

      在这样的条件下,这一产业在河北黄骅开始兴起。 

      从品种看,2002至2005年,种植品种主要是皇后、WL323、金皇后、敖汉、先驱、阿尔岗金、中苜一号等十几个品种。经过反复种植筛选,老苜蓿地品种更新和新种植苜蓿地均选择种植中苜一号。该品种耐盐碱、耐瘠薄性更强,较其他品种有更高的产量优势。 

      从服务上看,黄骅市畜牧部门技术人员对农民从苜蓿品种选育、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经过几年的发展,黄骅苜蓿面积稳定在13.6万亩,成为我国北方苜蓿主产区之一。产品不但销往北京、天津、山东,还远销江苏、浙江、广东等地。 

      购销形成产业化 

      现在苜蓿收购站星罗棋布,只要有种植的地方,就有收购站。收购站既随时收购农民送上门来的苜蓿,又上门提供收割、运输服务。在张八寨村,就有大小13家苜蓿收购点,多的一年挣10多万元,少的也能挣几万元。另有3家杂草收购站,专门收购杂草,打捆后外销。 

      牧草购销十分活跃的还有旧城镇大六间房村,这村有3家大型收购站。“我收购牧草已经有五六年,每年最少也能挣二三万。”在曹明生开办的牧草加收购站内,村民曹如海高兴地说。 

      曹如海今年47岁,五六年前干起牧草贩运行当。尝试后他发现,“倒腾”牧草的收入还真是不菲。“以前地里没活时,我就去外面干建筑挣钱,一年累死累活也就挣几千块。现在,只要地里没活了,我就出去转悠着收草,虽然比较累,但增收很多,感觉还是很畅快。而且干这种买卖时间安排上也自由,啥都不耽误。” 

      据了解,这家收购站共有5台牧草压捆机和5台抓草机,在旺季有30多名村民在这里作业。对于交草的村民,收购站都是现金结算,从没有出现长期拖欠牧草款的现象。 

      草场作依托,有诚信作保障,大六间房大部分的农民不再是单纯的耕种农田的农民,他们干起秸草收购生意,苜蓿熟了收苜蓿,玉米熟了收秸秆,平时还能收杂草。全村现有1400多人、300多户,其中从事牧草运输的就有100多户,他们大多是村里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并且都投资购置了运输车辆。这一百多户“倒腾”牧草的,一年下来多的能挣七八万元,少的也能挣二三万元,还不影响种地。 

            相关文章